为了美丽的红树林

27.04.2015  09:43

为了美丽的红树林   海南省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探索合理开发与保护的路径——    为了美丽的红树林   经过多年的治理,红树林保护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红树林长势良好。 本报记者 张 磊摄   保护区工作人员用“土埋法”为受团水虱危害的红树进行物理隔离。 本报记者 禹 洋摄

   编者按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2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自然保护区工作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的最好体现。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走进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系列报道,通过对神农架、武夷山、版纳、秦岭、赛罕乌拉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文并茂的报道,展示自然保护区的独特生态价值建设与管理、探索守护生态红线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等,敬请关注。 

  仲春时节,记者来到海南省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红树林资源最多、生物物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只见在清澈的海水和荡漾的波涛衬托下,红树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缭绕海岸。涨潮时,没于海水的树冠露出顶顶翠绿,彰显着生命的顽强;落潮时,带着潮气的树叶,宛若出浴美人,尽展着婀娜的身姿。

  曾经的海南之痛 

  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团水虱大面积爆发侵害红树林根系,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度面临崩溃

  就是这美丽的“海上森林”,曾经差点遭受灭顶之灾。十几年前,由于受到污染和破坏,红树林保护区环境恶化。听保护区的同志说,当时受污染严重的水域水体已经变成了墨绿色,还能看到漂浮的黑色油脂,树木根部满是密密麻麻的虫眼,许多完全被钻空的枯木瘫倒在泥潭上。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加快开发致富风气的影响,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兴起了养虾、养鸭、养猪等畜禽养殖业的热潮,最高峰时养虾规模近万亩、养鸭年出栏量达40万只,大型养猪场有10多家,还有许多养牛、养羊场。

  由于过度捕捞、大规模水产和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红树林保护区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一种叫做团水虱的外来生物在保护区内大面积爆发,侵害红树林根系,导致大片树木出现根部坏死,鸟类和滩涂生物随之减少,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度面临崩溃。

  2003年,时任海南省委书记王岐山曾经到东寨港“微服私访”,实地看到的情况让他大为心痛。“我一到海南,就想看看海南的旅游开发情况。有个星期天,我也没跟谁打招呼,自己买票进去看看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红树林。我一看,完了!呵!好家伙,那船开得那个快呀!鸟儿吓跑了,浪还把两边的红树林打退了一米多。”这是当年媒体报道引用的王岐山在人大会议上说的话。从那以后,红树林保护提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各县市大力查实低水平开发、破坏红树林、破坏环境资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拿出保护红树林的办法。

  红树林优先 

  海南省铁腕治理,一手阻断周边畜牧、水产养殖和居民生活污染源,一手抓红树林恢复与保护

  为扭转红树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局面,恢复和保护红树林及近海滩涂生物,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治理红树林乱象,探索合理保护和开发红树林的有效途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团水虱爆发是导致红树林大面积死亡的原因。治理团水虱需要改变其大量繁殖的条件——水质的富营养化,这就需要解决周边畜牧、水产养殖和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否则红树林很难从根本上得到保护。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规划控制、保护立法、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社会监督、造福子孙”的24字红树林保护方针,一手抓周边环境治理,一手抓红树林恢复与保护。

  “这片桐花树就是我们后来补种的,已经连成片了。”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陈松指着一片茂盛的红树林说。他介绍,保护区采取土埋法和包扎法防止团水虱侵害树根,对4万多株受团水虱危害的红树进行物理隔离,在红树林大面积死亡的区域新种植了5万多株红树苗,恢复了100多亩红树林。

  “在保护区周边环境治理上,我们可以说是不惜成本。”海口市环保局副局长黄兹波介绍,近几年,海口市政府累计投入1.5亿元,关停、搬迁了10多家被称为是海口重要菜篮子基地的大型养猪场,拆除了保护区内58家盐水鸭养殖场,整顿了20多家非法采石场,查处了8家不符合排污标准的餐饮店,与养殖户签署了317份退塘还林协议书,对近2400多亩养殖塘实施“退塘还林”。

  为了彻底解决保护区附近演丰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阻断生活污染源头,当地政府为各村配备了364个垃圾收集桶,“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把大量生活污染堵在发源地。污水处理方面,组织专人排查保护区附近所有排污口,绘制成图,跟踪监测,并完善了污水处理管网,在演丰镇新建污水处理厂。

  在保护区65公里的海岸线上,工作人员设立了110块界碑、670根界桩、10块环保宣传牌,向附近群众普及红树林保护知识,避免附近群众进入保护区捕鱼捉虾。对于进入保护区违规破坏动植物的行为,立即制止严惩,绝不手软。

  经过十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治理,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水质已经从劣Ⅴ类上升为Ⅲ到Ⅳ类,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演丰西河、罗雅河、演州河等入港河流水质也都达到了功能区相应标准,保证了入港水源的质量。

  “以前是团水虱泛滥,现在是鸟类和滩涂生物繁盛,许多红树林出现了‘鸟爆’,生态状态发生了根本改观。”陈松拿着手机上拍的照片告诉记者,曾经少见的候鸟大面积飞来越冬的画面再次出现了。

  人与树的和谐 

  红树林保护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支持,周边村民积极参与保护,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红树林保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人与红树林的和谐。黄兹波直言:“对于红树林的长期保护,最大的问题就是找准保护和开发的平衡点。”保护区周边的1公里范围内聚居着2万多村民,养殖捕捞是他们传统的谋生方式,退耕、退塘还林后,他们的生计成了问题。“饿着肚子保护是不现实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是保护工作得到群众拥护、能够持续的前提”。

  东寨港红树林管理局局长辜绳福说,处理好开发和保护这对矛盾,“关键是要把保护始终放在第一位,而且要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他说,一是要严格限制开发的规模。目前,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2万亩,用于发展红树林观光旅游的只有0.8万亩,占总面积的不到7%。二是坚持保护底线,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保护区否定了开发商的很多项目建议,景区现在采用的木栈道、电瓶船以及不准随意使用灯光等规定,都是从有利保护红树林生态考虑的。“任何项目都要以不损害红树林和滩涂生物、鸟类等为前提。”辜绳福说。

  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护区特别注意兼顾当地农民的利益。承包红树林景区0.8万亩观光旅游的开发商,每年要支付给保护区附近的农民合作社100万元的土地租金,并保证每3年上调一次。此外,景区清洁员、游船驾驶员、保安等都从附近村镇的村民中聘请,景区的商铺及其他的盈利项目,也优先照顾附近村民来经营。演丰镇政府还鼓励村民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发展农家乐,并帮助他们解决自来水、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发展村庄生态旅游。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采取了正确的保护策略,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支持,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进入良性循环,周边村民积极参与到保护中来。“让村民看到红树林保护与生计密切相关,他们自然会守护这个金饭碗,自发地保护红树林,自然会自觉抵制对红树林有害的行为。”演丰镇政府工作人员陈海云说。

  陈松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9月,台风“海鸥”刮倒了河港村的一大片木榄树林。他带着保护区几名工作人员打算锯掉几株死亡的树做成标本,收藏在博物馆,不料却被村民轰了出来。当地村民说,不砍红树是老祖宗立下的规矩,说什么都不能砍。陈松说,现在保护红树林已经成为附近村民的共同认识,这才是保护长期坚持下去的根基。

  近两年,红树林保护的各级组织深入到了校园、社区和村庄,举办了“观鸟节”、“湿地日”等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红树林的生态意义。保护区管理局正筹建游客宣教中心和红树林科普馆,在限制开发商行为的同时,从游客教育入手,避免旅游造成的人为污染,多管齐下维护保护区生态环境。

  2014年3月30日,海口市人大出台了《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区管理的决定》,把三江农场划回海口的9466亩国有农用地归入红树林湿地公园,制定了“用3至5年时间,集中资金投入、全面种植红树林、退耕还林还海、逐步恢复生态,把红树林保护区建成市民和游客休息旅游、生态教育的湿地公园”的目标。用陈松的话说,“立法保护,让我们底气更足了”。(来源:经济日报   4月16日 记者张 磊 禹 洋)

社会文明大行动,“女神们”在行动
  根据市妇联《关于组织开展“妇女姐妹齐参与,环境保护局
邓小刚:将制定最严地方标准管理汽车尾气排放
   “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