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枪击案凶手疑为报复讽刺先知漫画家

15.02.2015  17:43

  法国大使在推特感叹:“还活着,在房间里。”

  第一次枪击案发现场,枪眼触目惊心

  嫌犯照片

  维尔克斯

  继澳大利亚悉尼、法国巴黎之后,又一座欧美城市被恐怖组织的枪口瞄准。当地时间14日下午,“童话国度”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突发枪击案,致1人死亡、3名警察受伤,涉事枪手逃离。据悉,抢手的目标与巴黎《查理周刊》恐袭案如出一辙——曾讽刺穆斯林先知的瑞典漫画家维尔克斯。2005年 -2006年,丹麦销量最大的《日德兰邮报》曾刊登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12幅漫画,引起伊斯兰世界的强烈不满。

  据美联社最新消息,就在哥本哈根一处文化中心发生枪击案后,在哥本哈根犹太教堂(观察者网注:Synagogue)附近又发生了第二次枪击,1人头部中枪,2名警察手臂和腿部分别中枪。

  据中新网消息,警方介绍,枪击案约下午4时发生在哥本哈根市区的一个文化中心。案发时,法国驻丹麦大使齐默雷及维尔克斯等人正在参加该中心举办的一场讨论活动,题为“艺术、亵渎与言论自由”。案发后,二人都没有受伤。观察者网注意到,法国大使曾在推特感叹:“还活着,在房间里。”

  新华网消息,警方初步认定该枪击案意在刺杀维尔克斯,他曾因发表针对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而引起轩然大波。

  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在案发后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所有迹象表明,当天发生在首都的这起枪击案是政治刺杀,因此是“恐怖行为”。她说,丹麦未来将面临“艰难的日子,这将考验我们的团结。但是,丹麦人民永远不会屈服于暴力”。

  丹麦警方最初表示有两名涉案枪手,但随后说他们确信只有一人参与了枪击。目前,丹麦警方正全力对行凶者展开搜捕。警方还公布1张嫌犯身穿厚外套和毛帽及背黑色背包的照片,嫌犯脸被遮一半,目测约25到30岁,身高185厘米左右,体格健壮。

  据当地媒体报道,案发时,文化中心内约有几十人。行凶者并没有进入文化中心,而是从外面通过玻璃门试图向里面射击。

  警方说,在枪击案中死亡的是一名40岁的丹麦籍男子,而受伤的三名警察也已经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

  法国总统奥朗德闻讯后声明谴责,还表示内政部长卡泽纳夫会尽快前往哥本哈根。

   是谁惹恼了伊斯兰世界?

  考虑到《查理周刊》的教训不过1月有余,故事其实似曾相识。2007年,瑞典漫画家维尔克斯创作了一系列画作,将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描绘为一只胖嘟嘟的狗。尽管瑞典的画廊不敢展出这些作品,一些报纸还是刊登了这些漫画。结果可想而知,穆斯林世界的抗议愤如潮水。伊朗政府召见瑞典大使,谴责漫画是“对先知的侮辱”。巴基斯坦政府发表官方严重抗议声明。

  维尔克斯甚至接到了从索马里打来的恐吓电话,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基地”组织和的悬赏刺杀名单,首级被标价10万美元。与1988年英国出版的《撒旦诗篇》作者鲁西迪一样,维尔克斯接受了官方保护,居住在瑞典警方的隔离区,处于警方的严密保护之下。

  2010年5月12日,维尔克斯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演讲,遭到愤怒穆斯林的袭击,不得不中断演讲离开大厅。据维尔克斯本人描述称,一名男子从前排跃起,用头撞他,撞破了他的眼镜,所幸本人没有受伤。警方则表示,袭击者在碰触到维尔克斯之前便已被阻止,便衣警察随后尽快将维尔克斯带离演讲大厅。据悉,当天有3人遭逮捕。而据一家媒体稍后公布的剪辑视频显示,维尔克斯离开演讲大厅后,警方使用胡椒喷雾以及警棍阻拦在现场用阿拉伯语高喊“真主万岁”口号的愤怒人群。

  对于穆斯林世界的愤怒,维尔克斯显然不以为意:“我不认为侮辱一个宗教会成为问题,因为应该可以用民主的方式侮辱所有的宗教。”正是出于这种观念,与查理周刊漫画家们一样,维尔克斯也曾对基督教出“笔”不逊,将耶稣基督画成恋童癖。而面对死亡电邮和不断收到的死亡短信,维尔克斯的回答也和“查理”们一样任性:“已经习惯了。”

  观察者网注意到,2013年3月,“基地”组织阿拉伯分支在自办的圣战杂志《鼓舞》上刊登了“反伊斯兰罪通缉犯名单”,11个人中有6个是与讽刺艺术有关的文艺从业者,其中就包括此次在巴黎袭击中身亡的《查理周刊》总编夏尔伯、刊载过讽刺穆罕默德漫画的《日德兰邮报》前主编卡斯滕·加斯特和文化版编辑弗莱明·罗斯、丹麦漫画家库尔特·韦斯特加德、美国漫画家莫莉·诺里斯,以及这次被刺杀的瑞典漫画家拉尔斯·维尔克斯。

  (原标题:查理周刊丹麦翻版:漫画家犹太教堂接连遭枪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