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续写深水网箱养殖传奇 金鲳鱼现在卖到19元一斤

08.02.2015  22:34

      临高续写深水网箱养殖传奇

      两次台风“吹”高金鲳鱼价,养殖受灾仍有不少养殖户“赚了”

      13元左右每斤的金鲳鱼,现在卖到19元。这令临高的养殖户感到振奋。

      “都卖完了。”临高新盈镇后水湾,临高海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海丰公司)主任符亚五迎着凛冽的海风说,两次台风致使养殖受损,但由于救灾及时,台风“吹高”了鱼价,躲过了台风的金鲳鱼卖了好价钱,“丰收了”。

      据介绍,政府多举措助加快复产,截至目前,临高后水湾区域的深水网箱养殖基本恢复,金牌湾区域的待筹措好资金也可及时恢复。

      临高深水网箱养殖的传奇,在这些台风吹不倒的养殖户的笑容中续写着。

      意外丰收台风过后金鲳鱼价格升了

      2月6日上午,临高新盈镇头咀村的码头边,符亚五正忙着安排工人整理渔网和浇筑用于今年清明前后拓展养殖的水泥柱,“经历了两次台风,没想到还是丰收了。”

      前一天,刚有经销商来拉走了20口网箱的金鲳鱼。海里还有3口网箱,也已经有人订了。符亚五说,等天气一转晴,经销商就会来把这些“尾货”收走,运往香港。

      符亚五计算着今年的收获:今年产量1000多万斤,因两广受台风影响产量减少,价格走高,平时卖13元的金鲳鱼卖到19元,“2008年冰灾后,今年价格最高”。

      “产值达到一亿多元,算得上是大丰收了。”符亚五说。

      公司100多名员工忙得乐呵呵的,他们已经开始期盼年终奖了。

      “去年的年终奖,最少的都有4000元,多的有几万块,今年收成这么不错,应该还会更多吧。”一位员工充满期待地告诉记者,拿到年终奖,他就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与海丰公司临近的另一家较大的深海养殖企业临高海鲟深海养殖专业合作社也有这样的庆幸。“虽然受到台风袭击损失了50多口网箱,但由于今年价格还可以,整体上还是赚钱了。”该合作社的副社长毛炳强说,现在就等春暖之后,下水恢复剩余的部分网箱。

      在临高后水湾,台风“威马逊”和“海鸥”并没有击倒这些养殖户。

      符亚五记得,2011年纳沙台风来袭时,基地的深海网箱养殖几乎全军覆没,公司因此陷入瘫痪。但这一次,接连两个台风没能吹毁这些网箱,只是让它们部分受损。

      “细节,我们对细节很重视。”符亚五说,正是对教训的吸取,减少了损失。

      原来,在2011年的台风之后,他们发现损失的罪魁祸首之一是用于固定网箱的木桩。“我们研究之后全部换了水泥桩。”符亚五说,水泥桩下了海,稳稳地拴住了这些网箱,“台风来前,我们对每一条绳子的受力都进行了检查,确保它们受力平均,拉住网箱。”

      “威马逊”来袭的那天晚上,所有人都失眠了,风一小,他们拿着手电筒去照茫茫海面。网箱没有像上次一样被吹上岸。“损失了100多万斤,10%的样子。”符亚五说。

      可喜的是,这些损失,被今年的好销路和好价格弥补上了。

      历经艰辛金鲳鱼才“游”到香港

      除了台风中受损的,其余的金鲳鱼都顺利“游”到全国多地,包括香港。

      梁池芬,一位水产品经销商,每年要从临高进100多万斤的鱼(金鲳鱼为主),除了卖往广东和福建,还卖往香港,“市场反应很好,销路不错。”梁池芬说,他已经跟海丰公司合作了近十年。“可靠,他们有鱼我就跟他们要,没鱼有时候我就等他们的。”

      顺着脉络倾听,金鲳鱼“游”到香港的背后,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

      当地渔民告诉记者,金鲳鱼就是那种曾经被称为“不三不四”的鱼。过去,金鲳鱼容易得病,一年半只能长到一斤,市场上十几元钱还卖不出去,大家都不愿意养。

      但有人试水深海网箱养殖,把金鲳鱼养到了深海里。

      这个“吃螃蟹”的人,就是海丰公司的创始人、创造过只用36元一个月赚17万元神话的黄达灵。在他之前,1998年,当地政府也曾经试验过把鱼养到海里,最终却惨败收场。2002年3月,当黄达灵拉来了养鱼的网箱,要到深海养鱼时,村民都惊讶了。

      “敢吃螃蟹的人。可以说感谢他(黄达灵),我们临高的渔民在渔业发展方面是敢吃螃蟹。”临高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符克回忆起黄达灵的尝试时评价说。

      8口旧挪威网箱经整修改造后,黄达灵率先在海南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的深海养殖。

      起初,就连黄达灵的家人也觉得他疯了。“你老了,60岁了,养那么多,吃不了多少饭了,你搞那么辛苦干吗?”妻子陈桂梅这样质问黄达灵。

      黄达灵却拍了桌子,表示有自己在,就不用犹豫。黄达灵已胸有成竹。原来,黄达灵早就了解到,金鲳鱼在海南不好卖,可是香港、台湾却广泛用于快餐行业,消费量惊人。只要能把金鲳鱼养活,根本不愁卖。那一年,25万斤金鲳鱼直接运到香港,黄达灵赚翻了。

      “除掉成本赚了175万。”黄达灵说。10多年时间,海丰公司从12口网箱到现在的422口网箱,年产金鲳鱼可达5000吨。这“螃蟹”的味道,越来越鲜美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进军该领域,如今,临高已成为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带动就业个体户的钱袋也满满的

      这些深海网箱不但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创业。现在,仅黄达灵的海丰公司,就接纳了当地一百多名渔民就业。

      黄达灵的网箱养殖获得成功后,渔民抢着加入他的深海网箱养殖合作社。“在这里,老板对员工很好,有什么意见看法都可以跟老板提的。”公司的一位员工说。

      符亚五便是见证了海丰公司发展的一位员工。他对一件事印象深刻,2011年的台风过后,所有网箱都被打到沙滩上,员工们看了,眼泪哗啦啦往下流,“完了,老板要不行了”。

      这次台风让黄达灵起码损失了八千多万元。一夜之间,几乎倾家荡产。可是,黄达灵转身拿出2000元钱,要厨师买酒买菜。那天晚上,他和大伙放开喝了一顿,还宣布要给每个工人每月发200元奖金。自己都快破产了还发奖金,员工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跟人借钱,真的给大家提了工资。”符亚五说,老板时时刻刻都想着员工。

      这时,黄达灵平时关心员工、员工凡是有困难都愿意借钱帮助的习惯,也起到了作用。员工们没有抛弃海丰公司,而是跟着黄达灵一起挺过了这段艰难时期。

      2012年,2013年,2014年,行情不错,海丰公司每年赚2000多万元,翻盘了。

      黄达灵所创造的财富,还让很多个体户有了学习目标和盼头。

      黄春杨是一个曾经在内港养鱼的渔民,如今也是深水网箱的养殖户了。“黄总鼓励我去深海里养鱼,提供设备和技术来支持我。”黄春杨说,他得到鼓励后开始进军深海。“从2口网箱到6口,再到现在15口。”黄春杨说,虽然去年受到两个台风的袭击,但仍丰收了。

      “看得见的效益,除掉成本,今年大概赚了100万吧。”黄春杨喜形于色。

      “在黄达灵的带动下,村里很多人都加入到深海养殖这一块。去年台风没能吹倒我们,很多人看了也想来干,今年又有好几家要到深海里去养鱼了。”黄春杨说。

      政府帮忙深水网箱养殖元气渐复

      临高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临高原有深海网箱3042口,受台风影响损失948口,其中金牌湾区域受灾严重,几乎全军覆没,后水湾损失较小。受灾后,临高县出台了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受灾单位贷款进行两年贴息;海洋与渔业局也协调养殖户跟金融机构对接贷款;还协调省级专家多次实地进行技术指导,“280万元救灾款春节前会发放”。

      这些措施,加快了深水网箱养殖的恢复。目前,临高县已恢复网箱400口,其中,后水湾区域的深水网箱养殖基本恢复,金牌湾区域受灾严重,仍在恢复之中。

      “海丰公司上周还有50万斤,这周就卖完了,市场行情好。”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尽管临高深海养殖产量有所下降,但由于市场行情较好,台风中损失较小的单位仍是赚钱了。“金牌湾的那家受损严重的公司,资金一到,也很快恢复的。”

      据悉,去年,临高县渔业总产量56万余吨,增长2.8%。今年,深水网箱养殖有望恢复至3000多口,对虾养殖保持6000亩,海洋底播养殖3.3万亩,罗非鱼养殖2.6万亩。

      临高海鲟深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社长毛炳强展望说,受损的50多口网箱有部分需要等到天暖了潜水去修,“年后我们准备用80米周长的网箱代替40米周长的网箱。”

      海丰公司则在准备扩大规模,增加80口80米周长的网箱。在码头,工人们正忙着浇筑水泥柱。“现在浇筑了200多个,一共要浇筑600多个呢。”一位工人说。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