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树立文化品牌,打造“中华诗词之乡”

17.11.2014  11:25

树立文化品牌,打造“中华诗词之乡
临高:灵气浸润 诗歌流淌

  本报记者 李佳飞 特约记者 吴孝俊

  “海南诗人王佐的诗歌,尤其是乡情诗,充满了爱民爱乡爱国的真实情感、高尚情操。细细咀嚼,确有陶情冶性的特别韵味。”今天下午,在临高参加全国第28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暨苏轼王佐诗词研讨的著名诗人荀德麟,在品评明代海南诗人王佐的《鸡肋集》时给予高度的评价。

  作为爱国诗人王佐的故里,临高自古流淌着诗的文化。尤其是近三年来,临高以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为契机,以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和普及中华诗词文化,使得民间诗词创作蔚然成风,诗词创作硕果累累,初步树立了诗词文化品牌,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诗词文化氛围浓厚

  “海南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且诗词文化深有历史渊源,尤其是临高,明代出现了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王佐,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

  早在南宋时期,时任临高县令谢渥曾聘请谪官胡铨到茉莉轩讲学,培养出了临高历史上的首位举人戴定实。至明清时期,临高共有27人中举,1人中进士,包括王佐、刘大霖等先贤,营造了临高浓郁的人文风气和诗词氛围。

  此后的临高人秉承先贤遗风,与诗结缘,学习先贤诗词歌赋,吟诗写诗蔚然成风,包括临高人喜欢的渔歌“哩哩美”和人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同样浸润着诗词的灵气。

   启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

  2012年9月,临高正式启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为此,临高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并适时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印发了《临高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方案》,为创建工作作出周密安排和部署。

  “一直以来,临高坚持把‘中华诗词之乡’作为一张文化名片来打造。”临高县委副书记、县长曹文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临高拥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8人,省诗词学会会员55人,县级诗词学会会员1080人;临高诗人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诗作近万首;编纂了《临高古今诗词选》、《文澜诗词》,编印《鸡肋集》新校注本共5万多册;出版个人诗集的会员有30多人。

  为此,临高已将县诗词楹联学会的日常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今年达15.3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开展诗词活动,诗词教育培训、诗词采风、竞赛、补助个人出版诗集、诗化环境建设等。

   力树品牌扩大影响

  临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朱美莲介绍,接下来,临高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华诗词之乡”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与此同时,将加大对王佐展览馆的建设和规划建设茉莉轩讲堂等。

  “此次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临高‘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并举办中华诗词研讨会暨苏轼王佐诗词研讨会,搭建起了诗词创作、交流和研讨的平台。”曹文表示,临高将继续争取中华诗词学会支持,在临高设立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培训基地,加强创作和交流,以中华诗词作为普及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弘扬诗之正能量,努力构建精神文化家园,为临高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提供文化滋养。 (本报临城11月16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