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近6年投入25亿多元改善办学条件
临高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近6年投入25亿多元改善办学条件
城乡教育“一盘棋”均衡发展惠民 生
■ 本报记者 罗安明 通讯员 王实
海风吹拂,渔港传来几声哩哩美……8月3日,临高县新盈中心学校校长王伟拿起一本泛黄的相册,回顾起学校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不禁感慨:“以前生源外流,要想办法留住孩子,现在情况恰恰相反,去年我们一年级有250个学位,来报名登记的有380多人!”
位于海边的新盈镇,有5万多常住人口,长期以来,因为镇里的学校办学水平差,不少渔民将孩子送去县城读书。近年来,临高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对新盈中学、新盈中心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小镇生源每年“回流”150多人的可喜现象。
补短板
乡村薄弱校生源回流
王伟的相册里保存着2011年新盈中心学校的老照片:危旧的教学楼里,门窗上都是窟窿,桌椅破烂不堪。2012年,新盈中心学校盖起了第一栋新教学楼,从此以后,校园 “一年一个样”,校舍建筑面积从2500多平方米增至9327平方米。教学环境变好了,该校升学考试成绩也从全县第8名,一跃进入前三甲。就读学生人数从2011年的1100多人,增长至如今的1733人。
临高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工作思路,2011年以来共投入25.28亿元,确保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其中投入12亿多元,推动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新建、改造校舍221栋;投入近1亿元,完善校园体育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投入9512万元,给学校配齐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2014年至2017年,该县又投入“改薄”资金5.4亿元,建设学校教学、生活用房,改造运动场附属设施。各镇(农场)薄弱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办学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教学成绩的提升。走进新盈中学,崭新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令人目不暇接。2012年以来,临高县相继投入4000多万元,让这座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焕发生机。今年中考,该校600分以上人数达108人,高分率逼近县城的优质中学。
“家长愿意把孩子留在镇上就近入学,其实是对学校办学成绩的一种肯定。”新盈中学校长王赣介绍,办学条件改善后,学校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启动实行“校长住校、教师坐班”制度,教书育人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同时,该校还开发了哩哩美校本课程,成为国家海洋意识教育培训基地,形成了办学特色。
优布局
县城新增学位6600多个
“临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要支持乡村薄弱学校提质升级,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城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学位紧张的问题。”在临高县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黄族光看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鸟瞰整个临高县城,一个个花园式的现代化校园,引人注目。2014年,临高县将原琼台师专临高校区划归临高中学,使临高中学的校园面积从100亩扩建到205亩;临高二中迁至城北重建,面积由50亩扩大至180多亩。2016年,临高县与西南大学合作办学,投入1.89亿元建设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2017年,投入9300万元建设的澜江小学启动施工。
2012年以来,临高县城东、西、北三个主要人口聚居区,学位快速增加6600多个。几乎每年投入1亿元,建设一所规范化学校,彰显了国定贫困县临高“富办教育”的决心。
强教学
区域教研“强校帮弱校”
在补齐办学条件“短板”的同时,临高把优师资、强教学,作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二步“棋”。2012年以来,临高县先后从省外引进骨干教师24名,优秀校长3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学教师196名,为农村中小学校补充157名紧缺学科特岗教师。优秀人才的引进,带来“鲶鱼效应”,教师之间开始在教学上下真功夫“比学赶超”。
“区域教研活动,让县城的名校和我们乡村学校结对子,强帮弱,让我们受益很大。”临高县博厚镇马袅学校英语老师许东雪,上学期多次到临高中学参加“同课异构”等形式的教研活动,每次都认真记下听课笔记,收获很大。
去年3月,临高县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启动区域教研活动,将全县的中学、小学各划分成四个教研片区,每个片区确定一所首席教研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片区内的教研活动。同一学科的老师们互相“串门”磨课,学习提高。一年多来,共有3300多名教师参与受益。
7月10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组到临高县开展为期3天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临高获评“合格”。
“投资教育,是最长远、最有效的扶贫方式,近年来临高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临高县委书记李江华表示,今年是临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冲刺年”,全县各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本报临城8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