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终将回归“新型大国关系”正轨

30.05.2014  13:04

  中新网5月29日电 从习奥“庄园会”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至今,时间已过去了近一年。香港《大公报》29日文章称,总体看,中美两国共识与分歧共存、矛盾与竞争并行,中美关系进展并不顺利,在博弈、较量中艰难前行。但分析指,两国关系不管有多大波折,最终将会回归“新型大国关系”的正轨。

  文章摘编如下:

  近一段时间以来,日、菲、越等国家欲借奥巴马“亚洲行”的东风,加紧在东海、南海地区挑衅,华府为此冒险行径无偿“背书”,撑腰打气,更为中美关系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从发展的眼光看,中美关系无疑是在走弯路。也许在要报复美总统缺席去年的亚太经合峰会,或许是在乌克兰局势波谲云诡情况下,给亚太盟友吃下一颗“定心丸”,或两者兼而有之,奥巴马亚洲行客观上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唯一遗憾的是,这里的效果并不是稳定与和平,而是动荡与混乱。正是受到奥巴马的鼓舞,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顿时感到腰杆硬了起来,开始肆无忌惮地制造事端,威胁中国领土主权与安全。

  受此氛围的影响,中美各层级间的交流、会谈都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剑拔弩张的对抗多于建设性合作,唇枪舌剑的指责多于心平气和的沟通,很不幸,这已成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实。

  勿庸置疑,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美“重返亚太”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亚太地区战略地位迅速上升,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引擎。任何一个国家敝帚自珍、忽视亚太,都是短视的。美国“重返亚太”是顺理成章的,亚洲足够大,太平洋足够宽,完全可以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共存。

  实际上,美从未离开过亚太,也谈不上“重返”,中国无意在亚太排挤美国,而是希望其发挥建设性作用。问题是美以何面目、何姿态“重返”?若以合作共赢为出发点,中美关系未来的道路会越走越宽,若以对抗、封杀、围堵为目的,中美冲突在所难免,未来之路也就充满坎坷。不幸的是,美选择了后者。

  习近平在加州“庄园会”上向奥巴马发出“三问”: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时至今日,这“三问”依然是中美关系的核心,两国最高领导人虽然面对面对此作出明确回答,但实施起来仍常常出现偏差。中美间并未解决两国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核心议题,美方无论在言论,还是行动上,常常与“庄园会”的精神和共识南辕北辙。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核心意义是合作,讲的是不对抗、不冲突,做伙伴,不做对手,说的是相互尊重、包容互建、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强调的是合作共赢,摒弃零和思维,共同发展……中美关系不仅需要目标,更需要向目标迈进过程中的不断修正。

  美方应当看到,对中国的围堵、封杀、遏制是有违历史大潮,是不可能实现的,两国关系不管有多大波折,但最终将会回归“新型大国关系”的正轨。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走的弯路就越少,这对中美、对世界都是好事。(施君玉)


相关报道:中美双方在广泛博弈中试探彼此利益边界
                    房峰辉访美向"飞虎队"致敬 中美防止军国主义复燃
                    中美军事交流各有打算 落实方案需关注
                    中美关系朝哪里走? 华盛顿须早作定夺
                    中美须甩掉假朋友尴尬 共规避大国悲剧
                    中美若坚守斗而不破 区域安全将拓展
                    崔天凯:中美须着眼大局 不给任何人操纵分歧的幻想
                    中美防长罕见公开两国分歧 记者会上展开“舌战
                    美国防部长首访中国 专家称“中美两军交流大事
                    港澳媒体:习奥会展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