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西院大搬家:节省时间多打几个“老虎”

26.09.2014  22:55
中纪委西院大搬家:节省时间多打几个“老虎” - 海口网
中纪委西院大搬家:节省时间多打几个“老虎” - 海口网
中纪委西院大搬家:节省时间多打几个“老虎”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9月25日,位于广安门南街甲2号的监察部大楼异常热闹:就在这一天,已经在这里办公11年的中纪委监察部所有内设职能部门将全部搬迁至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央纪委东院东侧原西城区检察院的办公楼,真正实现了“合署”办公,结束了一直以来“开会两头跑、报件需半天”的尴尬状态。

  据了解,这次搬迁的厅室包括第一至第五纪检监察室、第十二纪检监察室、国际合作局、信访室和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共涉及9个厅室。其中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于今年新成立后分散办公,仅一个处在西院办公。此次搬迁后,其所属的四个处将全部搬至新楼,解决了原先分散办公带来的不便。

  早在1993年1月,中央决定中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其时刚成立5年半的监察部办公地点还在位于北三环大钟寺附近的皂君庙4号。2003年,新的监察部大楼在广安门南街甲2号正式启用,原属监察部的办公人员均搬迁至此。

  十八大以后,王岐山先后两次对中纪委机关的内设职能部门进行了大调整:2013年5月,撤销党风廉政建设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新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室;撤销执法监察室、绩效管理监察室,新设立执法和效能监督室;新成立第九、第十纪检监察室。2014年3月,将中纪委办公厅、监察综合室整合为办公厅;党风政风监督室(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执法和效能监督室整合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预防腐败室(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外事局整合为国际合作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同时,增设第十一、第十二纪检监察室和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重新组建了宣传部和组织部。

  中纪委的两次机构调整,均实现内设机构总数和行政编制总数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只是在内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所有这些调整,只有一个目的:增加办案人员数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聚焦反腐主业。

  然而,仅仅是在内部做加减法还不够,要解决办公流程不畅等问题,势必要打破原先两地办公带来的不便。从东院到西院,虽然都在二环附近,但距离6.4公里,即便不堵车也要开上将近半小时才能到。有的厅室在机构调整后,东、西院两头办公,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两头来回跑,用一位工作人员的话来说,“送个件再取个件,一天就快没了”。

  中纪委目前的高速办公节奏绝对不允许把太多时间浪费在路上。仅仅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中管干部目前已达51名,大大超出了以往的同期数字:中纪委很忙,而且忙得不得了。

  到底有多忙?请看一张图片:

  这张图是9月22日22:40,中央电视台负责联系中纪委的首席记者拍摄的中纪委大楼的办公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到,将近一半的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很多工作人员正夜以继日地为反腐败工作忙碌着。

  再来选取几位中纪委工作人员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过的“牢骚”——

  “待遇差点也就算了,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孩子无法接送,老人无法照应,早上六七点工作到晚N点(N>19)的节奏,晚上七点下班都不好意思,这都算走早了还得跟领导道歉。

  “累得不行。每天15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

  “再见,广安门南街甲2号。难忘无数个挥汗如雨的夜晚,难忘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周末,难忘除夕夜在值班室里和同事们一起守岁……

  所以,当我们为中纪委又打下一只大老虎鼓掌欢呼的时候,也请为中纪委工作人员的不懈付出与努力点个赞!

  现在,您知道中纪委西院大搬家的原因了吧?说白了,就是要进一步提高中纪委的办公效率,没准“合署”办公以后,打老虎的节奏就更快啦!不信咱走着瞧!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