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黎族村庄从“茅草屋”跨进“小楼房”

28.08.2019  02:01

  (新中国70年)中国黎族村庄从“茅草屋”跨进“小楼房

  中新社海口8月27日电 题:中国黎族村庄从“茅草屋”跨进“小楼房

  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张茜翼 王晓斌

低矮的茅草屋、破旧的砖瓦房、崭新的三层楼。王晓斌 摄

  低矮的茅草屋、破旧的砖瓦房、崭新的三层楼,位于海南岛中南部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甘什村委会什进村,排成一条线的三座房,成为中国黎族村庄巨变的见证。

  “我2005年嫁过来时,村里还有很多茅草屋。”村民黄红英从湖南远嫁而来,说起当年的“穷景象”,笑言是被丈夫“”来的。

  海南是中国黎族的主要聚居地,黎族人口逾149万,占全省少数民族九成,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地区。海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王建成说,1950年的海南岛,黎族是“男子砍山种田打猎捕鱼,女子纺纱织布制陶”,除了外围地区有极少砖瓦房外,在山区,清一色是金字形或船形茅草房,阴暗低矮。

保亭甘什村委会什进村的小楼房。王晓斌 摄

  “我家2013年底搬进120平方米两层小楼。直到搬了新家,才敢接娘家人过来看一看。”黄红英介绍,“房子没花一分钱,要是自己盖,起码要几十万元(人民币,下同)。以前想都不敢想!

  什进村的巨变就在近十年。因毗邻著名旅游城市三亚,什进村所在的甘什村委会内先后建成两家国家5A级景区。当地政府2010年引进开发企业,引导扶持村庄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茅草屋、砖瓦房成了村里的博物馆,新建的数十栋船型屋特色的安置房、酒店客房十分醒目。黄红英等村民在村里的酒店或景区上班,除了原有的种养业收入,多了一份工资。据统计,该村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2170元提增到2018年的1.53万元。

  据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介绍,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1992年至2010年,海南完成16.59万户茅草房改造。

  距什进村30多公里的黎村六弓乡田圮村委会也迎来大变样。

  “我在茅草屋里出生、砖瓦房成年、楼房里成家。”田圮村委会岸节村小组长陈企勤说。

保亭六弓乡田圮村的船型屋特色的小楼。王晓斌 摄

  记者看到,48栋按船型屋样式建造的小楼,在青山绿树掩映下,精致美观。很难想象,这是曾因贫穷十余年只有女儿出嫁,没有媳妇进门的村庄。

  村民大规模住进楼房是在2014年,村里有6家娶亲,包括时年35岁的“大龄剩男”陈企勤。“住楼房,家具家电齐全、用自来水、小汽车,有稳定工作,在农村还有比这更幸福的生活吗?”他在自家两层楼房里看着妻儿,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保亭六弓乡田圮村的小楼房。王晓斌 摄

  田圮村委会主任黄健明说,国家近年来推进的精准脱贫改变了村民的思想,形成了发展动力。“以前村民拼喝酒,现在拼赚钱。”他表示,“近四百户村民中95%住进了新房。

  与上述村子类似的还有发展旅游业的琼中什寒村,发展花卉产业的三亚博后村,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的白沙银坡村……海南岛上,这样的美丽黎族村寨越来越多。在海南民族地区,陵水、琼中、保亭3县近年先后摘掉国定贫困县的“穷帽子”。海南省正在推进五指山和白沙两市县的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如期“摘帽”。

  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在数据上。据官方统计,2018年,海南民族地区生产总值是海南建省前(1987年)的99倍。以农业为例,海南黎族从“原始的农耕”跃升到“热带高效特色农业。”(完)

编辑:王晓东
“相约嬉水节 美好新保亭”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被誉为中国的情人节,海南新闻中心
保亭嬉水节美食购物嘉年华邀您欢乐“逛吃”
  本报保城8月5日电 (记者梁君穷)8月5日上午,中新网海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