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平:客观认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影响

07.04.2016  20:23

  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再度展现其艰难、曲折的一面。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新兴市场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资本外流的冲击,股市和汇市波动引发投资者恐慌,国际贸易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政策分化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人试图将全球经济的新困局归咎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拖累,甚至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中国进口下降有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举措导致了其他货币的竞争性贬值等等。这些观点的持有者显然严重缺乏对近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影响的客观认识。

  一.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融合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再度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收缩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1月的估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1%,比2014年降低0.3个百分点,是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以来的最低水平。另外,世界贸易组织(WTO)快报显示,2015年1—11月,全球货物贸易进口同比下降了12.8%,也是近年来的最差水平。受其影响,中国的出口2015年减少了656亿美元(2591亿元人民币),降幅达到2.8%(按照人民币计算下降1.8%)。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第二次负增长,上次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目前,我国GDP的出口依存度仍然达到21%的较高水平,出口下降对国内经济尤其是工业增长带来了巨大下行压力。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在2015年的增长率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期表现相比,仍然算得上是不错的。根据各国日前发布的2015年四季度GDP统计和IMF预测值估算,美国、欧元区和日本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2.4%、1.5%和0.4%;俄罗斯和巴西经济衰退幅度达3%左右。除了印度仍可能保持7.2%的较高水平之外,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显著差于上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5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进一步上升,按照现价美元估算可达到13.5%左右。另外2015年中国GDP净增4650亿美元,相当于一年新增了1.5个南非或2.3个越南的经济总量。

  二.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按照世界银行今年1月6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数据估算,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1%,比2014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达0.625个百分点(按照世界银行估计全球增长2.4%计算),仍高于美国,居全球第一位。以上分析说明,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虽略有放缓,但仍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那些认为中国经济放缓拖累全球经济的观点不攻自破。近两年来,中国在总结前几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精准”调控方式,在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稳定全球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中国也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一些国家市场需求较快增长中受益。总体来看,主要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并未结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跨境投资增长也是助推复苏的一个积极因素。中国吸收外资保持增长,说明外国投资者仍然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良好预期。受国际服务贸易市场需求增长带动,201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增至2882亿美元,同比增幅达9.2%;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广告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高端服务出口增幅高于平均水平,占比上升,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效果。货物出口方面,面向美国、英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韩国、南非的出口在整体下降背景下仍然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三.中国进口让贸易伙伴直接受益

  从服务贸易角度看,中国是2015年全球服务进口需求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中国进口增长为服务贸易出口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机会。201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同比增加了670亿美元,增幅达到18.6%,许多国家从中受益。而按照WTO的统计快报,2015年前10个月,欧盟来自区外的商业服务进口同比减少了480亿美元,下降7.4%,日本的商业服务进口同比减少150亿美元,下降9.3%。美国同期仅增加了130亿美元,增长3.5%,预计全年增长水平也将远低于中国。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