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胜利日阅兵提供正能量

25.06.2015  19:13

  中新网6月25日电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定于9月3日举行阅兵等纪念活动,《澳门日报》24日发表社论称,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次阅兵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让民众看到国家、军队的进步,唤醒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人民的奋斗热情,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文章摘编如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值得纪念。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为了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国9月3日将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新办23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今年9月3日举行的阅兵,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在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强调,在纪念活动中举行阅兵,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举行过14次国庆首都阅兵。这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目的是彰显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展示解放军贯彻强军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历来正视自己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主战场的地位,强调全民族抗战的性质,并再三申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中华民族经历8年浴血奋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终于打败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取得最后胜利。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展开各项纪念活动,深思历史,追思英烈,长鸣警钟,表达追求和平的渴望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

  2014年中国立法确定两个与抗战直接相关的国家级纪念日,分别是9月3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方便全国人民参与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缅怀先烈,可昭示后代,更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国家强大兴盛。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成世界潮流。翻查各国纪念战争胜利的模式,几乎都有阅兵,如2014年6月,法国邀请美俄英等国领袖参加盟军诺曼底登陆70周年就是引人注目的阅兵式。阅兵能体现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军队和国防建设取得的进步,也能彰显国家的综合国力、繁荣和进步,并向世界展示更透明更进步的一面。

  此外,阅兵能展现解放军的良好对外形象。近年,面对日益错综复杂、诡谲多变的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面对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忤逆历史潮流而蠢蠢欲动,解放军是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捍卫二战胜利果实的坚定力量。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阅兵表明,中国致力于维护二战以后建立的和平国际秩序,邀请外国领导人等参加阅兵式将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中国政府有每逢国庆五、十周年举行阅兵的惯例,但在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日子,能用阅兵这种特别的方式来纪念那段悲壮的历史还是首次。阅兵安排了健在的抗战老兵、支前模范和英烈子女代表参阅,充分展示对抗战老兵和支前模范的敬重,对抗日英烈的敬仰,让青年一代铭记民族曾经的苦难和远去的历史。

  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次阅兵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让民众看到国家、军队的进步,唤醒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人民的奋斗热情,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