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亿美元轰炸机用WS10动力 超越B-1B

11.07.2015  23:00

  7月7日,中国国家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用一整版篇幅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海外谈中国”的语气讨论了中国可能正在研制新型远程轰炸机的情况,文章里还提到了多位中国军事专家对于战略轰炸机的见解。这被许多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开始研制战略轰炸机的风声。要知道,近十年来中国网络和媒体上关注的很多“秘密武器”最后都被证实是真的——十年前中国军事刊物谈论“反舰弹道导弹”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不过是个科学幻想,现在它已经成了科学现实——当中国官方媒体开始谈论自己的战略轰炸机,大家都觉得“这事有戏”了。

  有一种意见认为,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是吞金兽,中国养不起。也有人认为,中国早已拥有轰-6战略轰炸机,未来再研制一种轰炸机也没有什么稀奇,贵不到哪儿去。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根据笔者的推算,我国如果要研制一种理想的战略轰炸机及其全套作战系统,可能需要在未来15年内花费1050亿美元,这笔钱平摊到每年,相当于2015年我国军费支出的4%,比一艘航空母舰不遑多让。而这其中,轰炸机本身的研制、制造、维护使用成本,却仅占总费用略超一半。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造远程轰炸机,中国的轰炸机是什么样子?笔者上面所说的金额是否信口开河?接下来我们一一说明。

  战略轰炸机有何意义

  战略轰炸机是从意大利人杜黑写出《制空权》的时候就受到推崇的武器,它与此前的所有武器相比最大的革命性价值在于不受影响地飞越正在交战的双方军队头顶,直接把死亡和毁灭带到原本安全的后方地域。在二战中,美英对德国、日本的战略轰炸就把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千机大轰炸、火烧东京这些轰炸行动严重破坏了德日两国的战争潜力,缩短了二战的进程。冷战时期,美苏将战略轰炸机作为“最后摊牌”前的“最后警告”手段,因为轰炸机即使已经飞向目标,也可以被召回,不像导弹那可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今天,在精确制导武器普及化的情况下,战略轰炸机的面目模糊了,在美国冷战后的历次战争中,都将战略轰炸机作为一种战术武器使用,用来打击前线战场目标,只是发挥它载弹量巨大的特点。冷战后仅有的一次传统“战略轰炸”,就是美国对南联盟的打击行动,那次战争中,《制空权》一书近百年前提出的仅靠空军打赢战争的想法首次得到实践。

  在中国,如果从当年国民党空军的马丁B-10轰炸机远征日本撒下传单开始算起,战略轰炸的概念也已经相当老。新中国制造的轰-6轰炸机虽然仅能算中程轰炸机,但由于其承担着核打击的使命,因此也可算是一种战略轰炸机。甚至,观察者网的一位专栏作家告诉笔者,我国更老旧的轰-5式轰炸机也曾在90年代对台湾民众和军人产生了“战略威慑”效用,这种老式轰炸机具有携带3吨“铁炸弹”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这种“没准头”的炸弹甚至比精确的东风导弹更具威慑力。而美国和俄罗斯近几年经常用战略轰炸机来互相“秀肌肉”,也是冷战时代“超级大国游戏”的继续。

  从军事角度而言,中国研制未来战略轰炸机有两重意义。首先,当然是威慑世界上最大的霸权国家了,近20年来他们可没少威胁我们。中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不可能永远用轰-6去充当其中的一个支柱。其次,从实战角度而言,大型远程轰炸机也确实是我军作战能力的短板,要真正拥有一支“攻防兼备”的空军,远程轰炸机必不可少。最后,从心理角度而言,对于很多对中国不怀好意的国家和地区的潜在敌对分子而言,发射架上的导弹他们看不见,但战略轰炸机巨大的阴影,和它随时可能投下的重磅炸弹,却是他们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得到的,或许这也是美俄对于“战略轰炸机游戏”乐此不疲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战略轰炸机是什么样?

  关于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近几年来的探讨已有不少。笔者认为,按照近年来“有根据的传闻”,大概可以推测一二。

  首先,根据现代航空技术和中国对战略轰炸机的任务需求,大致可以推断中国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尺寸、重量、航程、飞行性能等的大概需求。

  中国的战略轰炸机,要执行的作战任务和美俄一样,具有“核常兼备”的特性,作为一种要满足“战略威慑力”要求的大型飞机,它应该具备跨洋飞行能力。那么其航程需要超过10000公里,甚至达到图-160令人咋舌的14000公里的水平。考虑到未来空射巡航导弹射程或许可以提高到3000-4000公里,那么考虑打击美国本土的中国的战略轰炸机或许可以稍稍降低这航程方面的要求,但至少也不应低于10000公里。

  而另一方面,如果主要考虑常规战争的需求,航程方面的要求可以降低一些,但也有一个“最低限度”的航程要求。目前我国轰-6K具备3500公里作战半径,再加上1500公里射程的“空地20”巡航导弹的射程,可以有效攻击关岛。那么新的远程轰炸机至少要能够攻击夏威夷,才有存在价值,也就是说这种飞机至少要有7000-8000公里的航程,这样在携带未来远程巡航导弹的情况下,在核战争条件下也可以勉强够到美国本土。考虑到我国目前大飞机技术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这个方案也是可以接受的。

  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案,要看决策者对未来战略需求的进一步研究了。

  其次,从《中国日报》提供的中国军方部分专家的观点来看,目前我空军对轰-6K飞机的主要不满在于飞行速度和航程。新轰炸机的航程需求上面已经提到,那么就要说说飞行速度问题。目前,波音-787跨洋大型客机已经实现了高亚声速巡航,这意味着现代技术下实现高亚声速经济巡航不再是困扰航空业界的难题。通过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新远程轰炸机完全可以实现高亚声速巡航、短时间超声速冲刺的要求,而且通过采用新世纪的航空电子技术,应该比图-160、B-1B这些上世纪80年代设计的飞机具有更好的性能。甚至实现类似EF-2000等飞机“开加力达到超声速,然后用军用推力维持超声速飞行”的“准超声速巡航”技术。

  战略轰炸机实现高亚声速巡航或者“准超声速巡航”可以带来提高突防性能,提高打击时间敏感目标能力等好处,应该说还是有相当价值的。至于更早期的T-4、XB-70等战略轰炸机追求的2-3倍声速巡航,在今日条件下仍然会造成在飞机尺寸和其他性能方面过大的牺牲,没有必要。

  根据上述两点要求,可以推断中国未来的新型战略轰炸机应该会采用四台发动机——如果需要超声速飞行,就需要增加加力燃烧室的型号。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