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红农场“省部级劳动模范”吴亚东

16.06.2014  19:12

  现年71岁的吴亚东,系广东省罗定市人,于60年代初参加农场工作,原是海南省国营东红农场安山管理区24队割胶一班班长,现是农场的退休职工,197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0年代是名副其实的省部级劳模,关于他的事迹早已在东红农场甚至海南垦区传颂。如今,人们一提起他,仍不失让人们赞誉,他曾经被推荐他为垦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吴亚东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扑在了农场橡胶事业上,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为农场的橡胶事业做出了贡献。

  由于老吴在割胶生产中的出色表现和无私奉献,自他割胶以来,曾经多次被评为农场“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党员”,如果说,作为一名胶工,只是安于正常割胶,正常拿工资也未尝不可,像他这样也已满足,可在1978年,老吴偏偏自告奋勇报名,承领了队里两个最偏远没人愿意承包的低产树位,他说困难时候党员挺身而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他承包的这两个树位共495株,下决心要排除困难,为农场建设竭尽全力夺高产。为此,他与这两个橡胶树位结了“良缘”,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倍的辛劳和奉献,被大家称是“活愚公”。

  为了攻坚克难,首先是做好“”字文章,保证胶树肥水充足,培养高产树,这是吴亚东夺高产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此,他利用一定的时间大积水肥、割绿草肥、烧火烧土等。在全面高标准施肥管理的同时,又重点培养高产树。老吴在实际工作中还善于观察和研究,他在实践中看到,有的胶树产胶比一般的树多两三倍,所以,每当施肥时,他总是给这些高产树施重肥。当年春节放假五天,可他在林段里大干了三天,天气虽然寒冷,但他照样早出晚归,肩挑车拉,从牛栏里运肥5000多斤,让自己培养的130株高产树平均每株施上了380多斤优质肥,到八、九月高产期,他又给这些高产树每株加施牛栏肥60斤。后来,他培养的高产树还在不断增加。平时,他也是抓紧星期六、日或者下午收工后的时间,把牛栏肥和自己积的土杂肥、农家肥、火烧土一担担地挑到林段给胶树施上。开割前每棵胶树普遍都能压青施肥200-250斤并盖上草。开割后不久,天气干旱,他不怕林段坡陡路远,挑沤水肥施给胶树,连续干了一个多月,施水肥160多担,为干胶生产稳产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是对胶园进行全面带状松土和死覆盖。他所承割的两个低产树位土壤很瘦瘠,加上由于管理差造成土地板结,为了改变橡胶生长环境,改良胶园土壤和保肥保水,他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对树位进行全面带状松土和控萌,实行全面死覆盖。为了解决覆盖物,他主动与农民交朋友,积极帮助农民朋友干农活,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因此他的工作得到农民兄弟的支持,农民主动给他20多亩甘蔗叶,近两万斤,帮助他将这些施料全部送到他的橡胶园,同时他还把橡胶园四周防风林带的大小灌木和杂草全部清理干净,搞好死覆盖。1981年春节放假10天,老吴除年初一休息外,其余9天都是挑甘蔗叶搞覆盖,共挑了一万多斤。再者是坚持科学割胶,杜绝死皮树。为夺取橡胶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吴老为农场的橡胶事业方面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艰辛和努力,也获得了丰厚回报,1979年产胶水11154.2斤,比上年增长52%;1980年,总产胶水11968斤,超计划10%;1981年,再上一层楼,年产胶水14780斤,比1980年增产2812斤,连续三年产胶超万斤,被广东省海南农垦局授予“最佳先进生产者”。由于他的突出贡献,于1979、1985年两次被广东省海南农垦局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吴亚东一心扑在农场橡胶生产上,努力为国家和农场扩大生产、节约开支,当年为国家多干102个工,挽回失散在各处的胶杯160个;此外他献出自己家养的大猪、花生、甘蔗等;从1980年起,还利用业余时间为队里种管了100株胡椒,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几年里,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除了用于管理胶园外,就都扑在胡椒园里。据统计,他为种管队里的胡椒义务用工227个。

  至今人们还传颂着阿东的爱心故事。80年代初,他从电视上看到广东清远地区遭受严重水灾,他马上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30元钱和30斤粮票寄往灾区;同时,他将农场发给自己的奖金150元捐给场中学购置图书教具,并嘱咐学生们努力学好本领,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还为场敬老院捐款500元;带头为汶川灾区捐款等等。老吴虽然不是富裕人家,而他的种种善举数不胜数,他就是这样以他的人格力量影响别人,打动别人。班上刘某原先是位后进青年,无视场纪场规,漏位伤树,无视领导批评教育,使他情绪更加低落。经过老吴的鼓励、耐心引导和言传身教下,使小刘终于由后进变为先进,还超额完成了干胶生产任务,成为农场后进转先进的典型。

  1994年初老吴退休后,回广东家居住了几年,帮助小孩做生意。小孩生意步上正轨后,2000年3月,他“旧地重游”,重新返回队里,他想虽然回广东居住多年,但仍忘不了东红,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农场生活条件虽然不如城里,这里空气好,又可以为大家继续工作,你看那可不是吗,他带头参加队里道路维修、环境整治、培养高产树,胶园控萌以及积极参加农场每一次施肥工作,退休不下线,发挥余热,夕阳依样红,继续为农场的发展改革做出贡献,真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近年来,吴亚东患了高血压、脑血栓病,但是他没有忘记同志们,仍然坚持帮助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经常义务为队里打扫卫生,能够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按时缴纳党费,得到党支部的表扬。特别是最近,队里有一职工的妻子不幸患了子宫肌瘤(癌症)先后到琼海市中医院、海南人民医院等医院治疗,花了好多钱,但是效果不那么明显,现在还是在海南人民医院继续治疗(化疗),虽然原来家里经济收入还不错,但是达从爱人患了病以后,医疗费高,物价上扬,家里的经济就十分拮据了,过去结存下来的“余款”也花得“精光”,并且和亲戚朋友借了不多钱,造成重重困难,左右为难,眼下可以说是“弹尽粮绝”的“时期”,为了妻子的病情“转危为安”,现在还得需要继续到海南人民医院进行化疗,吴亚东晓得以后,主动和队党支部联系,想方设法为她排忧解难,他和队干部关心她一家的生产生活,问长道短,问寒问暖,雪中送炭,曾经多次给患病者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以及慰问品等,患病者和家属感动无比,特别是于近日,在他的带动下,职工群众伸出温暖的双手,慷慨解囊帮助,首先他带头捐款100元,随后,大家争先恐后,纷纷为陈坚同志患重病的妻子廖芝素捐款献爱心,你50元,我40元,他30元,不到半天功夫队党支部就收到捐款4500元,参加捐款人员达到64人,并且及时把这批“爱心款”送到患病者手上,帮助她解决了“燃眉之急”,当患病者接到捐款时,热泪盈眶,感动得掉下了眼泪。所有这些都能够突出表现出一位“老模范,新情怀”的良好风范。”(王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