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菊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在品牌仍存短板

12.05.2016  17:51

      原标题:东方市生产出口的白菊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但在品质、品牌上仍存短板

      东方白菊“出国”还需“护花使者”

      5月9日午后,东方八所,岛西林场马岭分场。在一座高约4米的冷库里,冷气给得很足,几名女工人正在包装车间里包装早上刚采收回来的菊花:分拣、切根、套袋、每10株1扎打捆、花蕾向上置于清水桶中。

      这些菊花是东方佳之卉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自建的冷库就在公司的种植基地里,紧挨着花棚。如果顺利,这批花期尾声采收的鲜切菊花将踏上出口日本的“旅程”。

      天时地利打“反季节”牌

      在三四个月前,这些菊花还是一株株小花苗。

      东方种菊花的时间一般在下半年,这是东方鲜切菊开启出口日、韩等国“旅程”的第一关,也是最大优势所在。“我们公司在东方和临高多文镇都有菊花种植基地,但在东方的种植面积大,年产量约有750万株。”东方佳之卉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克说。

      冬季历来是我国菊花生产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东方市冬春季气候具有高温少雨、日照时长和空气干燥等天然优势,使得东方市的菊花在当年10月至次年5月,均可种植采收,刚好和内地的菊花形成季节差。

      “以国内鲜切菊市场为例,厦门鲜切菊出产上市的时间一般是五六月份,徐州是六七月份,北京是八九月份,厦门是十月到十二月份,而海南则在十二月份到次年四月份。”东方三缘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少坤说。

      “菊花在我省海口、东方、定安、五指山等市县均有种植,但以东方市规模最大,约占90%。”省林业厅产业科技合作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5年东方市开始引种菊花以来,产业发展迅速,至今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年产菊花8000多万枝,年产值1亿多元,年创汇1300多万美元。目前,东方市生产出口的白菊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出口“品质”仍有短板

      鲜切菊花出口的第二关,是品质。

      “我们出口韩国的田头价在1元/株左右,好的1.1元或1.2元/株,差一点的0.9元/株,这要看花苞、花杆粗度和长度、叶片有无病斑等等,说到底就是看品质。”东方市八所镇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范天擎说。

      日、韩等国对进口菊花都有一定的标准要求,尤其是日本,虽然日本对鲜切菊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他们对进口的菊花在植株高度、重量、花径大小、顶叶高度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

      “东方菊花种植棚大多都是简易棚,每亩造价在1万多元至2万元,只有遮阳和防虫功能,如果遇上阴雨季节,品质和售价都受影响。”东方市林业局副局长符昌远说。

      据了解,越南、韩国等在设备先进的棚内生产的菊花价格可达2元/株,而在简易棚中生产的只有1元/株左右。

      目前,东方市政府已酝酿出台相关的支持花卉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对花农建设设施大棚进行相应补贴。

      实施大棚补贴政策只是一个切入点,背后更重要的思路是,要政府引导扶持建立起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从农药、肥料的把关,到种苗培育的质量把控,到病虫害和水肥的管理,再到采摘标准的制定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采收储存、运输时的冷链监管更是有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支持,保证花的品质、保证能够符合出口国市场的要求,卖出高价,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出国后却“改名换姓”

      度过生长期,采收捆扎包装好的鲜切菊花,距离出口到国外,还有一段长长的“旅程”。

      “我上个月30号发了最后一批花到韩国,本月8号到韩国仁川港。”朱少坤说,他们的冷藏车从东方市一路北上过琼州海峡去往厦门港,一路上需要约36小时,为这段“旅程”,他付了1.5万元的运输费。然后经由厦门港,通过经销商花才出口到韩国。

      花了运输费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东方鲜切菊花在这一段旅程中会“改名换姓”,经由代理商出口,贴代理商的商标。

      此外,一头产品绝大部分销往国外,另一头,菊花品种从外地引进,“两头都在外”是东方菊花产业发展的另一特点。“当前东方的菊花种苗没有自主品牌,菊花产品知名度不高。”省林业厅产业科技合作处有关负责人说。

      那批刚被捆扎包装完的鲜切菊花,正等着坐上冷藏车,前往某个港口再“越洋过海”。日后,它们能否树立自主品牌并扬名海外成为一大期待,而这一切仍需相关部门出台“护花”政策助力该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