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专利,贷款将被一票否决 河南漯河多举措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

22.11.2017  12:32

  本报记者 乔 地 通讯员 李建伟 段凯冀

  近日,在河南省漯河市知识产权局与中国银行漯河分行举行的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中国银行漯河分行中小企业部主任刘冠军自曝他们对工矿生产企业贷款“潜规则”:“要有专利,否则被一票否决!

  刘冠军说:“尽管行里没有明确发文要求工业企业贷款设置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但根据我们多年来的贷款实践证明,拥有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中小微工矿企业,创新能力普遍比较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强,盈利能力和还贷信誉明显超出同行。所以,银行每年都让市知识产权局提供拥有专利企业的名单,对于提出专利质押贷款申请的企业,没有经过市知识产权局的考察和推荐,我们一律不予审批贷款。

  漯河市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实施5年来,市知识产权局主动作为,密切与金融部门联系,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慎重向金融部门推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营良好的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漯河市知识产权局共帮助企业成功获批35笔专利贷款,总金额近3亿元,从未出现一笔不良贷款,有力支持了全市的科技创新和“双创”工作。

  漯河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刘保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14年以来漯河市专利质押融资企业数量,一直名列全省18个省辖市首位。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不断创新思路,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银企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专利质押融资工作模式,并成功开展了第三方反担保、专利商标捆绑、专利保险等模式,为企业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加强政策支持,多种手段共同降低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达到银企共赢。2016年8月,漯河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城市。

  通过近年来与漯河市知识产权局的深入合作,金融部门对漯河市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增强了信心,敢于对它们放贷授信。专利质押融资拓宽了银行的放贷渠道,增加了放贷金额,提升了银行的收益,降低了贷款风险。目前中国银行漯河分行中小企业部面对企业提交的贷款申请,放款条件中除了对土地、资产、订单等进行明确要求外,要求企业必须拥有专利,这已经成为中国银行漯河分行企业贷款公开的“潜规则”。

  在此次交流会上,双方进一步确定了建立专利质押贷款联席会制度,每季度漯河市知识产权局邀请市金融办、银行、企业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举办对接会,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漯河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步入新台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