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不容易!海口街边夜宵摊不能再脏了

12.08.2015  10:44

  8月10日晚上9点,夜幕下的海口,奔波了一天的王师傅从日间紧张的工作中抽身,约上几名老友,在街边夜宵摊围桌一坐,把酒言欢,调侃嬉闹。席间,一根竹签掉下桌台,无人拾起;一杯啤酒倾洒在地,无人关注。这些微小的脏乱,在很多人眼中觉得并不打紧。

  但是,每天晚上,海口有数以千计类似的场景。点滴的脏乱,以一座城市为单位,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夜宵摊点是海口夜生活的一道“风情”,但“想说爱你不容易”。

  8月5日至6日,南国都市报记者开展夜访,直击夜宵摊点污染路面、噪音扰民、油污空气等问题。

   脏·环境卫生

   夜宵摊收摊之后

   惊现百米垃圾长廊

  8月6日凌晨4点半,板桥路。数小时前这里灯火通明,高朋满座,而此时摊位已经撤去,残落遍地的垃圾使人触目惊心。延绵近百米的垃圾长廊,废弃的酒瓶、纸屑和塑料袋……路口处的油污在路灯下泛着亮光,一些没有吃完的炒粉等食物被随意泼洒在路上,刺鼻的酸味让过往行人不得不捂鼻掩面。

  “没办法,每天都这样。”附近小区值夜班的保安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一家尚未关门的餐饮店内,一名店员正在收拾店内的桌椅,对于店外遍地的垃圾,他早就习以为常。记者注意到,店内卫生环境也十分差,瓷砖地面因为油污已经变色,墙面也已变黄,剩下的烤鱼和肉串被随意晾在桌上。“你们每天收摊后的垃圾自己都不清理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这名店员居然理直气壮地说到:“有环卫工人啊,她们一会儿就会过来清扫。”说完便以收摊为由让记者离开,并拉上了卷帘门。

  6日凌晨5点,朱云路。天色还没亮,朱云路的环卫工人已经开始了一早的清扫工作。但由于不少烧烤摊仍未收摊,环卫工人只得先将附近空地的垃圾集中到起来,等到摊贩收摊走人后再集中处理。

  “我4点40左右就来清扫了,今天垃圾已经算少的了,等那边的烧烤摊清走后我去打扫一下,大概7点左右能清理完吧。”负责朱云路与高登西街路口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苏阿姨一边清理一边跟记者说到。苏阿姨负责的路段并不长,只有百余米,但是每天早上看着百余米的人行道上满是垃圾时,她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只见她将附近街边的垃圾先全部扫到附近的人行道边缘,然后又徒手去捡起被丢进人行道草坪内的塑料袋和竹签。“每天一早都是三车(垃圾)左右,有些椰子壳不被敲碎的话装车会更多。

  在朱云路与红城湖路路口,环卫工人吴阿姨也在紧锣密鼓地清理着夜宵摊收摊后留下的残局。她弯腰用手将阻塞住排水管的粉条一一捡起,豆大的汗珠不断从她额头滴下。在路口处的人行道上,塑料杯、打包盒随风乱滚,油污泔水顺着人行道下坡缓缓流下。“真的希望有人能站出来管住他们。看看这遍地的垃圾,他们在赚钱,城市在被毁容。”吴阿姨气愤地说。

   吵·噪音扰民

   划拳声“”上10楼

   挨着夜宵摊住心力交瘁

  8月5日,博巷路,夜间烧烤摊持续到凌晨。凌晨1点,家住附近小区的小梁辗转反侧,最终从床上爬起来,到客厅看起了电视。

  “倘若你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第二天早上会有精神吗?”小梁苦笑。“晚间就是工作一天的人们安静休息的时间,烧烤摊的噪音却让人根本睡不了。

  家住板桥路怡田小区的李先生也十分无奈。“我家住10层,楼下有什么声音都能传上来。这些烧烤摊每天都营业到凌晨3、4点。划拳、嬉闹、劝酒声,玻璃瓶丢到地上的清脆声,吵得人难以入睡。特别是老人,睡眠本来就浅,醒了就很难再睡着。因为这烧烤摊的噪音,我父母经常整晚不得休息。

  李先生告诉记者,板桥路口的烧烤摊已经很多年了,他曾打过环保热线多次,城管执法人员经常过来查处整治,但是每到凌晨夜半,令人生厌的酒桌上的声音还是会萦绕在耳边,使人心力交瘁。

   呛·空气污染

   油烟顺着风进屋

   窗户摸起黏糊糊

  8月5日晚上9点半,板桥路路口大小十余家铺面纷纷将桌椅从店内摆上道路,流动摊贩们也将推车随意摆在路边。据观察,仅路口附近就有6家烧烤摊,油烟顺着风向四处飘散,气味呛鼻。附近小区高楼林立,“受害者”不胜枚举。

  “一到晚上我们根本不敢开窗通风,这里夏天晚上经常刮偏北风,油烟会顺着风进屋子,住在十层往上的都能闻到这呛鼻的烧烤味,洗好的衣服只能挂在屋里晾。时间久了,窗户上都有油污,摸起来黏黏的。”怡田小区的李先生说到。

  由于夜间烧烤摊多选择在居民区附近,随意飘散的烧烤油烟对附近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更加巨大。喜欢夜跑的刘先生表示,每次晚间绕着小区院内跑步时,都能闻到烧烤的油烟味。“有时跑累了喘不上气,闻到这油烟味甚至能咳嗽不停。现在夏天烧烤摊多,户外油烟也大,很多人都不愿下楼散步了。”“可悲的是,即使我们知道烧烤油烟有危害,我们也躲不开。因为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李先生说。(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子遥文/图)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