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乡音——琼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7.09.2016  15:39

  难忘的经典   

    昨天 

  如果说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的进京是京剧萌芽的开始,那么,起源于江西弋阳县的“弋阳腔”在明代中后期入琼,则为琼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石。 

  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弋阳腔在海南岛吸收潮剧、粤剧、话剧,包括本土斋醮艺术之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戏剧表演艺术品种——琼剧。 

    琼剧之“” 

    ■  本报记者  陈耿 

    丘濬和琼剧 

  没有确凿史料记载琼剧是在哪个具体时间节点诞生,毕竟孕育和发展,直至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过,海南历史上那位著述等身的内阁大学士、官至宰相的先贤丘濬,却与戏曲有过交织,且对琼剧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丘濬是皇帝敕封的“理学名臣”,他不但专注于儒家学说,还敏锐地观察当时的经济现象,捕捉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因此,有理由相信,丘濬并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 

    鲜为人知的是,丘濬还是一名剧作家,曾写了《伍伦全备忠孝记》(简称《伍伦记》)、《举鼎记》、《投笔记》、《罗囊记》和《龙泉记》,但《罗囊记》和《龙泉记》已经失传。 

  据1986年海南戏曲志编写组纂修的《琼剧志》介绍,明末清初,就有人将丘濬的《投笔记》和《罗囊记》改编为方言土语唱本,在青楼唱演;琼州木偶班,也曾用土戏腔调演出。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有人在府城西门创办“鼓城楼剧本承印社”,丘濬的剧本《投笔记》也在印刷之列。 

  可以想象,一生从未出京任职的丘濬,闲暇时光,应该常在京城微服出行,走街串巷,逛戏园,听杂剧,是个爱生活、爱艺术的人。 

  相传有一次丘濬奉命南巡,在江浙等地观看了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大声腔的表演,大开眼界之余,回京还向成化皇帝朱见深说起四大声腔的演出盛况。朱见深听后大喜,于是下旨让四大声腔进京演出。 

    正是有了丘濬、汤显祖、吕天成、魏良辅等一批文人参与戏曲的创作和改革,才使得南曲走向兴盛和广泛传播。 

    得名于80年前 

  我国戏曲史料显示,弋阳腔约在明朝立国几十年后形成。从徐渭的《南词叙录》和魏良辅的《南词引正》等文人笔记可知,永乐年间(1403—1424)弋阳腔已经广泛传布,它以江西为基地,向南发展到福建、广东,向西浸润到湖南、贵州、云南,向北到安徽徽州地区,随后到南京,最远一支到达北京。 

  《琼剧志》主撰人周庆辉告诉记者:“弋阳腔每到一处演出,都能吸收当地的东西,如曲调成分等,可塑性很强,生命力旺强,后来又派生出多种腔系,遍布全国。琼剧是南戏一脉,其声腔以七字句、不急不缓的中板为主,包括正线、内线、外线和反线,根据剧情需要使用,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是生、旦、净、丑各行当常用的唱腔,故有‘没有中板就没有琼剧唱腔’之说。” 

  在明代的正德(1506-1521)《琼台志》中,就有关于节日庆典、杂剧唱演和教戏习俗的记载,乡人称当时的戏曲为“闽南杂剧”,是从福建南部经广东东部传入海南岛的。由于杂剧所用语言和海南乡音——闽南方言同出一源,因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清代的康熙至乾隆年间,“土戏”很受海南老百姓欢迎,到了民国则风行极盛。陈铭枢的民国《海南岛志》如此记载“土戏”:“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唱土戏。”“土戏”也叫“海南戏”或“琼州戏”。 

  “琼剧”二字最早见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海南岛旅行记》中的《琼剧之一瞥》一章,作者田曙岚为湖南籍中学地理教员,从1932年12月1日开始用了半年时间,行程3000余里,对海南岛进行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各个县市。 

    三次重大变革 

  虽说是弋阳腔的一个分支,但经过几百年的衍化和流变,今天的琼剧其节奏、曲牌和表演程式,显得与粤剧更像近亲。 

  琼剧成形之后,有据可查、大张旗鼓的琼剧改良运动,先后有三次:一是清末粤剧艺人入琼授艺,二是民国“五四运动”之后的急剧变革,三是海南解放后的戏曲改革。 

  咸丰年间(1851—1861),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他的“红船”粤剧班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取缔粤剧组织,捕杀粤剧艺人,不少伶人辗转来琼,散落在全岛各县各乡,有的在军戏班里客串演出,有的设馆授徒,有的与海南艺人攀亲结义,称兄道弟。 

  在这些流亡来琼的粤剧艺人中,较有影响的是“十五仔”。“十五仔”潜居海口关厂坊,在海口、府城设馆教戏,传授“江湖十八本”,培养了一批唱演“梆簧声腔”的弟子。此后,随着粤剧逃散艺人不断入琼,“梆簧声腔”的影响越来越大,促进了地方土戏和军戏的变化和发展。 

  琼剧受粤剧的影响持续到了今天,如锣鼓谱、曲牌和诸多表演元素,至今仍有粤剧的影子。 

  “五四运动”之后,受文明戏的冲击,琼剧不再拘泥于古装戏的表演程式,唱腔方面创造了“二字板”、“三字板”、“三五七板”,并改造“乞食腔”为“高腔”,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至今;同时吸收外来乐器,突破原有的乐队建制,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舞台美术方面,打破了“百戏一景”的旧规,开始根据内容需要来置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至1965年,海南琼剧界先后发掘传统剧目1000多个,收集、记录琼剧脚本300多个,绘画了100多幅传统戏人物脸谱,整理、改编《红叶题诗》、《张文秀》和《狗衔金钗》等传统戏70多出;表演艺术方面,除了发掘、整理老艺人的表演程式和特技外,还与兄弟剧种交流,取长补短;音乐唱腔方面,收集、记录了唱腔、大小曲牌、锣鼓谱400多首,按其使用整理、分类、编印成《琼剧过场音乐》、《琼剧唢呐曲牌》、《琼剧锣鼓谱》和《琼剧唱腔介绍》,整理、创作了“古腔”、“争辩腔”和“江浪腔”等板腔。(本报海口9月22日讯) 

    今天 

    历时百余天数百名选手积极参与掀起“琼剧热” 

    琼音一曲余韵长 

    ■  本报记者  尤梦瑜  实习生  林敏 

  一段搓步,掌声雷动;一曲经典,琼韵满满。9月22日,“2016年海南省琼剧经典唱段演唱大赛颁奖晚会”在海口举行,这也意味着这场历时100余天的演唱大赛正式落下帷幕。 

  3个多月的比赛中,赛事举办单位的工作热情,海选时业余选手们的参与热情,决赛时专业选手们的备战热情,比赛时台下观众们的捧场热情掀起了海南的“琼剧热”。一次比赛,凝聚的是热情背后、一份份渴望琼剧传唱不衰的心声。 

    阵线长范围广热情高 

  4天的决赛直播让人们看到了整场赛事最精彩的“龙争虎斗”,但决赛前的“百花齐放”同样引人注目。 

  此次演唱大赛从启动到最终的颁奖仪式历时百余天,初赛、复赛、决赛紧密承接。早早的预热、全面的赛程设置吸引了全省广大琼剧爱好者的踊跃参加。 

  为了扩大比赛的覆盖面、调动广大琼剧爱好者的积极性,演唱大赛将参赛组别细致地划分为了4类:业余青少年组、业余成人组、专业青少年组、专业成人组。在初赛阶段,来自全省10多个市县的500余名选手积极报名业余组比赛。“浩浩荡荡”的海选由此拉开序幕。 

  海选赛场上,对琼剧的那份热爱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众多选手之中,最年长的选手已有82岁高龄,而最小的只有6岁。 

  经过海选,各市县群艺馆、文化馆,各专业剧团共选送了142人参加8月的复赛,通过评委们的专业评审,4个组别、共50名选手脱颖而出。通过电视直播,这50位选手在全省戏迷的见证下,“争金夺银”的同时更为戏迷朋友们奉上了一场琼剧的“饕餮大餐”。 

  “大家不仅是热情高涨,水平也很高。让我惊喜的是,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参赛者唱得都很好!”省琼剧院一团团长、梅花奖得主、大赛业余组评委符传杰说道。 

  此次大赛专业组不设初赛,选手直接由专业院团、学校选送。“我们这次是借赛事检阅‘琼剧板腔’和‘琼剧唱念’两门课程的考核。”省艺校校长助理、教务科长邓群坚介绍,省艺校通过校内遴选,选送多名表现优异的学生参赛。 

    琼剧乡音尽展海南文化 

  琼剧是海南独有的传统艺术文化形式,而这一次大赛所专注的“经典唱段”更是能够彰显海南的本土文化特色。在决赛现场,当台上的演员们在唱、念、做、打时,台下的观众们也在跟着打拍、哼唱。 

  “决赛让我们看到了如此高水平的表演!”9月21日晚看过比赛的观众王望平说:“政府这些年对琼剧的重视和投入,还有广大琼剧人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看到了琼剧发展的希望。作为海南人,我希望自己的家乡戏一直红红火火地传下去。” 

  传统文化结合现代传播手段让这一赛事在群众中取得了热烈的反响。“4天的直播把比赛推向新高潮,广大戏迷这两天都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评琼剧,这样的热情让比赛产生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效应。”省琼剧院院长许振程说。 

    老中青三代齐聚传薪火 

  在台上,青少年、中年演员们一招一式、一腔一调尽显传统地方戏剧魅力;在台下,多位知名琼剧老艺术家、作曲家严格把关,公正评审。这里有新演员、老艺人,这里也有小观众、老戏迷。正如参赛选手们说的那样,这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海南琼剧的“大聚会”。 

  “说到传承,这一次我们的比赛不仅覆盖面广,还有父子一同参赛等类似的情况出现。”省琼剧基金会会长邱德群说。 

   琼剧,唱的是戏,传的是情。4天的比赛,邱德群一直坐在观众席上,他说,像《张文秀》选段等不少经典唱段都能引起台下老年观众们的共鸣。 

  经典唱段勾起了观众们的宝贵回忆,也让人们以此发掘更多琼剧“新生代”。“这一次的大赛也是落实《海南省‘十三五’时期琼剧传承发展纲要规划》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增设的专业青少年组,目的就是发掘琼剧接班人,也以此提高琼剧专业学生的演唱水平。”省琼剧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比赛让我们看到琼剧发展传承有人,势头很好。业余青少年组和专业青少年组里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苗子’,令人振奋。”许振程说,一直以来,板腔在观众中、院团中的传唱正体现着琼剧的一种传承。 

  传承经典,振兴琼剧。在这一大赛宗旨之下,通过这样一个规模大、水平高的竞技舞台,人们感受到了琼剧这一海南文化瑰宝的历史底蕴,聆听到了地方戏剧的经久不衰,也看到了薪火相传的勃勃生机。比赛落幕,传承不息。无论是广大热爱琼剧的戏迷抑或是在台上台下辛勤付出的演员,借由比赛等多种形式,都在为琼剧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戏剧的振兴与繁荣贡献着一己之力。(本报海口9月22日讯) 

    明天 

    迈过人才培养和观众培育两道坎,基层实践+顶层设计添旺琼剧传承薪火 

    琼剧故里话传承  甘为戏曲付平生 

    ■  本报记者  许春媚  尤梦瑜 

  9月22日晚,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大厅,50名来自省内各个市县琼剧专业演员、票友一一走上舞台,将他们经过100多天的角逐比拼后收获的成果纳入手中。这张长长的获奖名单,是我省琼剧人才培养成果的展示,也是琼剧文化传承和发展成果的展示。 

  曾经,海南的本土文化瑰宝琼剧因人才断层、经营不善等因素走向衰落。十多年来,为了振兴琼剧,从政府到民间,纷纷出招,力图将这一本土剧种重新盘活。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二五”期间,我省的琼剧事业有了转机:琼剧国有艺术表演团体转企改制基本完成;琼剧剧目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8月上旬,省委宣传部与省文体厅联合制订出台了《海南省“十三五”时期琼剧传承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规划》),清楚、详实地罗列了“十三五”期间琼剧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为“琼剧”这一海南地方戏唱得更响、走得更远搭好了“戏台子”,让琼剧传承的薪火燃得更旺。 

  面对行当断层、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海南琼剧人向传统要传承,重拾了“拜师收徒”这一传统,将其作为琼剧精英的培养手段之一。 

  在注重精英式教育的同时,还需要推进普及式教育,双管齐下,有针对性地扩充“琼剧人才储备库”。作为全省唯一培养琼剧人才的专业艺术院校,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挑起了这把重担。据省艺校校长陈军介绍,近年来艺校重点关注琼剧教学,除着力提升师资水平,一方面陆续派出教师前往中国戏曲学院等院校进修深造,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 

  而刚刚出台的《规划》也为未来五年琼剧人才的培养划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如建设海南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专题(旦角、老生等)唱腔研究班、以“名家传艺”的方式培养行当齐全的优秀演员、举办琼剧创作培训班、将本土演员编剧导演等琼剧人才送出去进修深造、对琼剧艺术表演团体参加国家级艺术比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等。 

  观众是戏曲传承的土壤,但凡有生命力的剧种,都生长在民间、活跃在民间。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的琼剧票友,都一致认为,观众年轻化是戏曲传承的希望。 

  “我们要培养两个体系的接班人,一是专业演员的接班人,二是观众群体接班人。”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陈育明从琼剧专业团体退休后,仍不遗余力地奔走在推动琼剧表演传承与琼剧文化普及的一线上,“琼剧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对于观众群体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培养,《规划》也有了明确的指向。未来五年内,我省将在有条件的海南方言区中小学开设琼剧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拍摄视频教学片,开展琼剧通识教育,并把琼剧通识纳入美育教学内容,从小培养琼剧爱好者。同时,我省还将大力推进琼剧艺术进校园活动。 

  培养人才、拓展观众群、加强剧目创作……《规划》中的每一条都与琼剧的传承和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建设,各地方剧种其实都在振兴,传统戏曲进入了繁荣时期,我们琼剧一定要跟上这波大潮,不要掉队。”老琼剧表演艺术家陈育明期望着。 

    (本报海口9月2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