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马路斑马线上装道移动闸门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03.10.2014  14:34

  红灯,道闸拉上,行人被挡在马路两侧;绿灯,再拉开道闸放人。

  国庆长假里,想要穿梭于西湖边和杭州龙翔服饰城的游客,在经过杭州延安路学士路口时,如果碰上红灯,就会看见两条银光闪闪的人工伸缩护栏,从两侧立着的人行交通信号灯处起,威风凛凛地挡在斑马线的两端。

  这两条原本常出现在工厂大门口的大闸门,在长假期间,成了杭州上城交警大队三中队保障闹市区道路畅行的一大“神器”。

  究竟效果如何?记者昨天现场感受了一番。

  大多数行人变乖, 等信号灯转绿再出动

  昨天下午5点,记者赶到现场,当时正好人行交通信号灯变绿。“安全巡查员”刘师傅一边将大闸门缓缓收起,等候已久的行人已迫不及待地从缺口处,冲向马路对面。55秒后,信号灯开始倒数变色,刘师傅赶紧做好准备,一边将大闸门使劲往外推,一边让准备过马路的行人退后,等大闸门完全关起来,信号灯已经变成红灯了,等候过马路的行人又再次聚集在大闸门前。

  刘师傅昨天中午12点半就来到这个路口,这样推拉大闸门的动作起码重复了两百多次了。而他还要继续重复这样的动作直到晚上7点。一个班次下来,平均每80秒就要推拉一次。

  “国庆长假这两天人很多,尤其是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开始,这个路口的人流摩肩接踵。装上这个大闸门后,至少乱穿马路的人少了很多。”刘师傅说。

  不用大闸门,立马回到“中国式过马路

  延安路龙翔桥路段可以算是个交通要塞。周边有龙翔服饰城、湖滨银泰等,还是通往西湖边的捷径之一,龙翔桥地铁出口都分布附近,每逢节假日,人流量非常密集。

  地处延安路中段,平日社会车辆和公交车流量比较大,在龙翔服饰城一侧的大闸门不远处还设有公交站。平日里,人车通行矛盾就比较突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真的很严重。

  “所以在这里的人行横道两侧按上人工伸缩护栏很有必要。”杭州上城交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康奕说,“为确保人车通行安全,国庆长假期间,我们尝试用移动物体隔离的办法,有序控制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最大限度地保障道路畅行,从这两天的使用效果看,还是比较好的。

  如果不用大闸门会怎样?记者将这个想法告诉在现场执勤的苗警官,希望能试一下看看结果会如何。

  于是,协警暂停工作,和往常一样,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结果就出现了“熟悉”的一幕:过马路的行人直接无视红绿信号灯的存在,我行我素地穿越起马路,一时间,马路上人车交织,现场一片混乱。

  能否治好“中国式过马路”?关键还是靠自觉

  现场一位带着孩子准备去西湖边游玩的楼先生对记者说,“第一次看到这种管理方法,蛮稀奇的,不过对大家的安全好,就是拉闸门的协警比较辛苦。

  一位推着轮椅车的中年妇女说,“这样最好,碰到红灯,大家一起等,过去么,大家一起过去!

  不过一旁的庄老伯却有自己的看法,“交通信号灯本来就是管理车辆行人通行的,现在这里搞了个移动护栏,行人过马路不是看信号灯,而是靠护栏控制,说明现在还是有不少人的交通守法意识太薄弱。

  苗警官说,这也是一项临时性措施,大闸门也是视情形使用,一些比较大的路口不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关键还是得靠人们自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