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嗑瓜子能“治病”病根在哪?

23.10.2015  16:03

  20日上午,有市民反映,在陵水法院办事过程中遭遇冷落,有工作人员不是一直在打电话,就是坐着嗑瓜子。对此,该院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嗑瓜子的工作人员身体有病,只能吃东西缓解病情。21日当天,相关情况经举报后,引起陵水相关部门重视。陵水法院召开党组会议,对主要涉事人员进行通报批评。(详见本报昨日05版)

  又是“上班嗑瓜子”,又称“有病必须吃”。犹记得今年年初,河南鹤壁市行政服务大厅内,市民在排队办事,速度很慢,而工作人员却跷着二郎腿嗑瓜子。对此,鹤壁市社保局一负责人回应称,嗑瓜子的郝科长患有糖尿病,如不随时进食就会昏倒。消息传开,问责速来:嗑瓜子者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相关涉事单位被通报批评。

  上班嗑瓜子,或许真能“治病”,而其病根有三:

  个人素质之病。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确实存在作风慵懒的病症,他们习惯于“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上班时间不忘网上聊天、购物、打游戏、吃零食、打扑克,甚至溜出去钓鱼、喝酒。他们对于自身行为素质缺乏约束,也影响了政府开门接待群众的形象。

  监管疏忽之病。这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干部监督管理上的漏洞,相关部门要通过制度建设的落实,来加强干部作风的建设,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根治干部慵懒散的作风病。

  抵赖反咬之病。政府部门出面勇于承认错误,勇于为一个嗑瓜子的工作人员去启动处罚程序,也不失为一段真诚面对的佳话。遗憾的是,不少机关单位对于舆论指责往往出面为工作人员打圆场,护短袒护,这将进一步疏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把脉“上班嗑瓜子”,“患病”的其实是机关工作人员的思维,是涉事单位文过饰非及缺乏为民诚意与责任追究的管理不善。而治愈作风病的最好良方,就是将监督惩处机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倒逼改良。(郭元鹏)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