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海南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30.07.2014  11:01

  今年以来,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省委、省政府沉着应对、科学决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速度、质量、效益关系基本合理,呈现出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宏观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看,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批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力量。但经济运行依然表现出稳中有忧、企稳回升增长基础还不够稳固,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部分指标呈现明显的回落态势,尤其是7月份遭遇41年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下半年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一、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经济增速稳中有升。经国家统计局计算确定,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675.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6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3.4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45.81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806.27亿元,增长8.0%。

  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主要经济指标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国8.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以人民币计算外贸出口总值增长6.6%,而全国下降1.2%。

  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有所提高。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加快。上半年,全省全口径公共财政收入490.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00.68亿元,增长19.4%,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在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60.38亿元,增长20.4%。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继续提高。上半年,纳入统计监测的3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375.2%,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

  用电量增速明显回升。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12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反映出经济发展有所回暖。

  物价涨幅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较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低于预期目标1.4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增速全面提高,推动经济增长企稳回升。

  1.农业生产平稳回升。今年以来,我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实施“菜篮子”工程、瓜菜田头预冷处理系统、良种补贴、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农业金融和保险等财政扶持政策;以发展品牌农业为总抓手,以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技术为手段,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努力打造海南现代农业升级版。上半年农业完成增加值423.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种植业增加值222.85亿元,同比增长6.9%,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7.8%,是支撑农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林业增加值23.63亿元,同比下降4.6;畜牧业增加值57.81亿元,同比增长5.6%;渔业增加值108.65亿元,同比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55亿元,同比增长14.5%。在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112.37万吨,同比增长4.6%;蔬菜总产量408.33万吨,增长6.9%;水果产量313.78万吨,下降5.6%;肉类总产量38.96万吨,增长4.3%;水产品产量92.92万吨,增长2.3%。

  2.工业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今年以来,工业系统着眼年度预期增长目标,全力推进企业生产发展和项目建设。在电力供应十分紧张的形势下,我省对60家重点工业企业倾力保障电力、天然气等生产要素供给,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运营。中海油精细化工一期、100万吨PET2号线等项目相继投产,210万吨PTA、中航特玻3号线、富山油气等去年竣工投产项目继续发力,以及水泥、精甲醇、造纸、电力等现有产能发挥,促使工业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77.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幅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61.51亿元,增长4.8%;重工业增加值194.99亿元,增长12.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8.5%,集体企业下降46.2%,股份制企业增长1.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4.0%,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24.2%。

  全省工业八大支柱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8.4%、造纸和纸制品业产值增长1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增长9.3%、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长9.0%,四个行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4.4%,成为支撑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导力量。

  3.服务业发展速度有所回升。今年以来,我省继续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安排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4500万元。上半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06.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增幅比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按行业分,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增加值100.26亿元,增长16.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4.94亿元,增长11.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0.94亿元,增长7.3%;金融业增加值77.77亿元,增长17.7%;房地产业增加值159.85亿元,下降3.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52.51亿元,增长7.9%。

  金融业、批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三个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对服务业的增长贡献率达67.7%,是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三大亮点。金厦股份、昆仑科技、八百里物流等三家海南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营运。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持续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0.0%。在海口、琼海、洋浦等地新增一批大型批发企业、大宗化工材料制品销售大幅增长等拉动下,以及海口还对部分重点批发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促使批发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上半年,全省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6.4%。旅游业较快发展带动客运行业加快增长,海口实施新的航空奖励政策,美兰机场夏秋航季新增10条航线,与新加坡的通航航班量提高至每周28个。海口出台扶持航运业的财政资金奖励措施。上半年,货物运输周转量同比大幅度增长,旅客运输周转量增长14.0%。

  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发展平稳。今年以来,我省消费品市场持续保持较旺态势,各个月份增速均保持在12%左右的较快增长区间。上半年,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5.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2.4%、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8.1%。

  旅游业较快发展。上半年,我省各市县依托特色资源禀赋,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多渠道开展旅游营销,出台了多项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海口、三亚、万宁出台财政奖励政策,鼓励涉旅企业开拓客源市场。乡村游的规模化、品牌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海口的红树林乡村旅游区、琼海的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先后开放。三亚千古情、海口冯小刚电影公社等景区、万宁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等新型旅游项目建成开业。自驾游、自助游持续升温,黄金周、小长假旅游市场火爆。成功举办了“三月三”主题活动、第五届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中国海南第十二届盈滨龙水节等节庆活动。琼海与天涯社区、淘宝网合作,万宁与腾讯微视合作,在新媒体营销旅游产品。继续实施“走出去”策略,三亚等南部6市县组织相关涉旅企业赴全国12个旅游客源城市推介旅游线路和产品。上半年,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887.1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增幅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旅游收入210.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

  (三)投资和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协同拉动经济发展。

  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落实“六个一”项目责任模式,开展了第一轮重点项目专项检查,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完成1398.94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08.84亿元,增长2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1.98亿元,增长35.1%;第二产业投资234.21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投资1142.76亿元,增长17.6%。从项目规模看,大项目建设进度较快,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全年计划投资额的62.4%。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在全省395个重点项目中,儋州—洋浦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琼海温氏禽畜一体化养殖一期、澄迈椰树矿泉水生产线等项目投入运营,海南电影公社、三亚接待中心等项目正式营业,海口希尔顿逸林酒店完成精装修、园林施工和设备安装,300万吨LNG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海口罗牛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主体结构完工。昌江核电、海口万特制药二期、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洋浦港区小铲滩作业区起步工程、海口新海滚装码头、红岭水利枢纽工程、海南国际汽车园、海口观澜湖、海口大英山片区开发、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会展酒店、海棠湾理文索菲特度假酒店、万宁神州半岛、乐东龙沐湾、中兴三亚、三亚万科等项目处于主体施工阶段。亚龙湾旅游文化综合体、海棠湾新田园城农业综合开发、海航737NG飞机翼梢改造及机载APU替代、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定安海洲商业广场、澄迈侯臣美丽乡村、文昌清澜半岛、三亚苏商大厦及群众艺术馆、儋州商业广场、三亚凤凰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五指山SNS国际社交文化旅游度假区、保亭雨沐香庭、海口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海南联通基础设施建设、海口红旗镇城镇化、昌江风情小镇等项目新开工建设。

  2.消费品市场销售较旺。在黄金周、小长假等节假日效应,以及旅游消费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下,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13亿元,同比增长12.3%。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460.47亿元,增长11.2%;农村零售额73.66亿元,增长19.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47.50亿元,增长12.4%;餐饮收入86.63亿元,增长12.2%。

  汽车市场活跃,汽车及石油销售是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限额以上企业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3.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5.7%,两类商品对全省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69.8%。其他增幅较大的商品有: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1.3%、服装类增长27.2%、日用品类增长17.7%、化妆品类增长14.5%等。万宁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开业,海口和三亚两家免税店扩大经营规模,推出多种促销活动,高端名品销售渠道拓宽。全省免税商品销售额22.43亿元,同比增长19.8%。

  (四)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民生状况不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0元,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12元,名义增长12.7%,实际增长9.4%。

  民生状况不断改善。上半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支出498.17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粮油物资储备等民生支出348.98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1%,增长11.0%。十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孕前优检和地贫筛查、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等2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全省已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2.66万套,完成全年计划的76.0%;建成1.10万套,完成全年计划的43.9%;分配入住1.14万套,分配入住率97.1%。新增三亚市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琼中县人民医院、琼海市中医院、定安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东方市人民医院等7家公立医院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农民小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在贷款额度、期限、次数和地域等四方面都实现突破。海口、三亚、陵水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三沙市第一所学校在永兴岛开建,海口学前教育首个“三年行动计划”中的30所公办幼儿园全部竣工。

  总的看,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下,海南经济发展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并将为下半年的进一步趋于稳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