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热带兰花产业“含苞待放” 有待政策多方“浇肥”

11.01.2015  12:48

      原标题:三亚兰花产业含苞待放  "盛放"有待多方"浇肥"

      三亚兰花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兰博会连续9年成功举办的助推,三亚热带兰花虽已名声在外,但产业规模以及产业链仍与云南、台湾、福建等地花卉产业相差甚远。今日在三亚召开的2015年海南省花卉产业高峰论坛,不少专家、企业人士在会上指出三亚兰花产业目前仍处于“花蕾期”,有待产业、地方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多方“浇肥”,才能迎来兰花产业的真正盛放。

      1.3万亩花地带动万余农民增收

      三亚的热带花卉产业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美丽发展的经济新常态,有的农民通过田地租赁、返回租地公司上班等形式增加收入,有的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抱团”跟随龙头企业走上花卉产业的美丽致富路。

      “种植兰花的地从当地农民手中以3200元/亩左右的年租金租来,再聘请租地农民到公司从事保安、种植户等工作以增加其收入。”海南柏盈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崇格称,该公司聘请的农民月收入从1700元-6000元不等,平均年收入能突破3万元/人,远远高于农民当初种植水稻的1600元/年的亩产值。

      “吉阳区热带兰花基地仅815亩,带动了15个兰花合作社,带领两千名农户种植了350亩石斛兰增收,每亩生产的鲜切花收入突破4万元/年。”海南柏盈兰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春仁称,兰花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标准化”模式,实行种苗、技术、标准、品牌、市场五个方面的统一,推动兰花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

      据了解,三亚现有花卉种植地1.3万余亩,花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达80余家,花卉销售收入超4亿元/年,带动万余农民增收。

      兰花种植规模过小致使市场空窗期过长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兰花产业的发展壮大,石斛兰、文心兰、万代兰、蝴蝶兰、兜兰等洋兰也已放下高贵的身段,走进寻常百姓家,使兰花的需求呈现高速增长;而三亚是全国唯一一个能够常年生长热带兰花的城市。

      孙崇格在今日的花卉产业高峰论坛上直言,三亚现有的3000亩兰花规模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种植规模小,石斛兰、文心兰、万代兰等国内市场供应常常出现一至两个月不等的空窗期,一批鲜切花供应到市场后,必须再等一至两个月后,才能供应第二批鲜切花,无法终年提供热带兰花,致使许多市场机会错过,也不利于三亚热带兰花品牌的塑造。

      “三亚的花卉产业应向云南花卉产业看齐,确定花卉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并在土地政策、贷款贴息等方面予以扶持,才能推动三亚兰花产业更好的发展。”孙崇格明确地告诉人民网三亚频道记者,生产用水、用电的低价供应,航空运输的优先安排、龙头企业扩大出口的行政审批手续简化等以及银行、政府财政在资金上的扶持是目前三亚兰花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基础问题不解决,不利于尚处于花蕾期的三亚兰花产业发展,扶持花卉产业的最佳模式就是扶持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产业发展、合作社壮大、农民增收致富。

      三亚兰花产业不能只做“卖花姑娘”

      提到花卉产业,就不得不提到云南,到云南旅游的游客无论在机场、在城市都会被扑面而来的鲜花所吸引,而鲜花饼、玫瑰花茶、玫瑰精油也已打造成了云南目的地旅游必带的手信,叫响了蜚声海内外的云南鲜花名片。

      据悉,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早已突破100万亩,每年鲜切花产量超80亿枝。其中,国兰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值达38.8亿元。而作为云南花卉第一大县的晋宁,花卉种植面积达4.1万亩,2014年鲜切花销量超过28亿枝。晋宁近几年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政府贴息、扶持花卉龙头企业、培训花卉经纪人等方式推动花卉产业发展。

      据悉,三亚兰花产业初期发展以销售种苗、盆花以及鲜切花等为主,主要供应至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也已衍生出香水、精油、手工艺品等230多种兰花系列产品,但未形成产业经济的新常态。兰花世界在三亚旅游业态中成功闯出一条新路,为三亚花卉产业往休闲度假等方向升级提供了可借鉴模式,或可成花卉产业的新经济、新常态,兰花风情小镇已列入三亚市天涯区的城区规划。

      “三亚兰花产业不能沦落为‘卖花姑娘’。”孙崇格认为,三亚兰花产业应当往亚洲最大的热带兰花栽培基地、亚洲最大的兰花物流中心、世界顶尖兰花育种基地、世界兰花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及国际兰花合作交流中心等方向发展。(于耿燕)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