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南桥镇根雕产业年产值5000万元

05.01.2015  13:58

      原标题:化腐朽为神奇  讲述海南精彩故事

      ——全省新闻战线“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小镇根雕产业年产值5000万

      胡信连在获奖作品《浪涛》前拍照

      胡信连的作品《扭转乾坤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但万宁市南桥镇桥南村的胡信连,却化腐朽为神奇,制作成各种精美的根雕艺术品。他的作品远销海口、三亚、北京、上海、深圳及东南亚等地。胡信连通过根雕创业致富后,还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根雕产业。

      摸出来的根雕艺术精品

      上月23日,南国都市报记者来到万宁南桥镇桥南村委会胡信连的家中,仿佛走进一个小型根雕博物馆,屋里屋外随处可见他的根雕作品:张牙舞爪的龙、展翅飞翔的鹰、憨态可掬的熊、灵活攀援的猴……每个作品都神态各异,个性十足。

      胡信连告诉记者,这些作品是用在山涧里浸泡多年的树根制成,有坡垒木、乌木、海棠木等,有几件作品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山区的溪水中摸捞上来的花梨木制成。

      1982年的一天,胡信连光脚趟过一条小溪,脚掌被水下的一块木材扎到,为了不让其他村民被扎,他拼力将那块木材搬上岸。胡信连仔细看那块木材时,发现在水底不知浸泡了多少年的木材上竟然有龙、凤、猴等多种动物的形状。他将这块坡垒木材搬回家后,拿出菜刀小心翼翼地慢慢雕刻,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一块有龙、凤、猴等图形的小茶几被雕刻成功。

      胡信连告诉记者,根雕是一种文化,是树木的一种生命延续。痴迷上根雕艺术后,他买回很多美术书籍,从美术书上学到基础理论,但国内很少有根雕方面的书籍,于是胡信连在制作根雕时,不断收集关于根雕制作的知识。

      胡信连制作的根雕艺术品《浪涛》获得过海南省第三届根雕艺术精品展金奖、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金奖。

      “根雕艺术品是一门艺术,也是地方经济产业和海南旅游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对促进海南经济以及旅游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信连说。

      致富后不忘乡亲父老

      胡信连制作根雕艺术品富裕起来后,不忘贫穷的乡亲,更致力于海南根雕艺术品的崛起。胡换春现在也是南桥镇知名的根雕艺术家,2007年,在家搞木工的胡换春看到胡信连制作的根雕作品很有发展“钱途”,便拜胡信连为师学习根雕,3年后,胡换春学成出师,在南桥镇高隆村委会开了一家根雕艺术厂。

      和胡换春一样,胡信连教会了附近村庄30多位爱好根雕艺术的村民。据记者获悉,在胡信连的带领下,万宁南桥镇的根雕艺术品生产已发展到20多家,解决了近500人的就业问题,年产值近5000万,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及东南亚地区,成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万宁市南桥镇镇长罗青洪在接受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海南的花梨木、坡垒、檀香等树木在全国都是一流的木材,几千年以来,海南人不懂得根雕艺术,几乎都将那些昂贵的木材用于烧火和搞家具,自胡信连摸索出根雕艺术后,南桥镇已掀起根雕艺术风,并将根雕发展成一个地方的特色产业,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海南不缺好的木材,能将材质一流的树根雕刻成艺术,变废为宝,这就是一大财富,一个好的产业。”罗青洪说。

      罗青洪告诉记者,南桥镇委镇政府目前正向万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申请,大力扶持南桥镇的根雕艺术产业发展,将南桥镇打造成海南知名的根雕艺术乡镇。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