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元小额贷款“孵出”一条致富路

22.06.2017  14:52

海南省农信社实施金融扶贫,助2万多户贫困户增收 

1 万元小额贷款“孵出”一条致富路 

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2017年6月22日

 

本报记者 王培琳 通讯员 袁国华

1万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对于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重合村的农民符桂英来说,想筹集1万块钱,除了小额贷款,她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来。

2010年省农信社发放的一笔1万元小额贷款,如今却“孵化”了符桂英意想不到的美好生活:住的平房宽敞漂亮,家里有鱼塘2亩、鱼苗6千条、鹅100只、甘蔗20多亩、8个正在建设的猪栏、5头五脚猪母猪、刚刚出笼的100只霸王岭山鸡、刚刚收割的20包稻谷……“今年预计年收入能达到8万元左右。”符桂英喜笑颜开地说。

如果不是看到符桂英家客厅上挂着的老照片,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几年前坐落在此地的是三间昏暗狭小、冬冷夏热,时不时漏雨的草房子。

2010年之前,符桂英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是种甘蔗,不到十亩的甘蔗一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每到年底从糖厂拿到卖甘蔗的货款,符桂英都要先还肥料和甘蔗苗的债。还完农资债,家里经济立马又捉襟见肘,日子过的紧巴巴,平日的口粮有时还要靠兄弟姐妹资助。

咱们能干活、也不怕吃苦,如果能有一些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地里,我们肯定能把日子过得好起来。”符桂英经常跟丈夫这样说。

在日思夜想如何筹钱的时候,符桂英碰巧在村里看到农信社小额贷款的宣传:先贷款,赚钱之后再还钱。这不是刚好符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吗?符桂英立即找到了小额信贷员,要求贷款1万元,由于政府贴息,符桂英只需在一年后,还上1万元的本金,至于利息,几乎全部由政府补贴。

看符桂英年轻能干,信贷员便很快为符桂英家放了款。

拿着1万块钱,符桂英心里燃起了无尽希望,干劲十足,她立即把甘蔗地的规模扩大了,当年甘蔗产量达到60吨,年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年底,符桂英轻轻松松将贷款还上,并立即贷了第二笔2万元的贷款。

但是,也是在这一年,家里两个儿子都患上了血友病,要开始长期使用凝血药品,仅药费每月都要5000多元,巨大的经济压力让夫妻二人几乎喘不上气。

2万元,一定要让家里面貌改观,最起码要供得起儿子用药。”符桂英下定决心搞养殖,购买了鸡鸭鹅等种苗,将甘蔗种植规模又扩大到20亩,起早贪黑地干活,当年家里的年收入达到六七万元。

两年之后,符桂英将贷款还清,又申请了3万元贷款,这次符桂英又有了新的想法:开辟鱼塘,2亩多的鱼塘,养殖罗非鱼、鲳鱼、草鱼……

今年1月份,符桂英又如约将3万元的贷款还清,申请了5万元的贷款,看着家里的资产越来越多,符桂英底气更足了。

跟符桂英一样,我省通过小额信贷发家致富的农民不在少数。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末,省农信社已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26135户,金额8.43亿元。今年以来已发放4634户,金额1.57亿元。今年5月全省共发放932笔小额贷款,其中海南农信社发放861笔,占整个小额扶贫贷款的92%。

今年以来,省农信社针对相关政策以及贫困户的特点,专门研发了两款金融扶贫产品。其中,针对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专门出台建档立卡贫困户专用贷款产品“一小通”福贷,贫困户只要满足“四有四无”条件,都可获得额度适当的贷款;同时,专门研发了产业扶贫贷款,本着让利原则,通过贷款利率优惠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参与产业扶贫,按照产业扶贫贡献度,发放基准利率的免抵押信用贷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动态第090期
  脱贫攻坚动态   第090期扶贫工作办公室
18个市县将实现保险扶贫重点险种全覆盖
我省启动金融扶贫“百日行动” 18个市县将实现保人民政府
18个市县将实现保险扶贫重点险种全覆盖
 我省启动金融扶贫“百日行动” 18 个市县扶贫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