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盘棋"全力查处 "僵尸肉"已无藏身之地

04.07.2015  16:13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为久远年代在国外生产的牛肉等肉制品,在国内冷冻库被查处,网民戏称此冻肉为“僵尸肉”。记者今天从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在海南,打击这种问题冷冻肉及肉制品行动在2014年已经大规模开展。经过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上下联动“一盘棋”,一年多来,“僵尸肉”在海南已无藏身之地。

  据悉,2014年以来,海南省一共开展了5次大规模打击“僵尸肉”行动。海南省食药监局联合海关、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采取全省统一行动、不打招呼、直达检查点的方式,先后于2014年8月、10月、12月和2015年2月、5月,对全省325个冻库进行5次地毯式突击检查。这5次全省大行动,分别查获涉嫌走私的鸡爪、猪肚、牛排、牛肚等10多个品种,它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查处数量依次为203.7吨、50.8吨、13.28吨、7.5吨和2.3吨。随着检查行动次数的增加,涉嫌走私冷冻肉及肉制品数量大幅减少,彰显联手打击行动卓有成效,冷冻肉及肉制品市场得到有效净化。

  海南省食药监局局长冯鸣表示,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与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有关,与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实行垂直管理有关。上述5次大行动,都是在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之前举行的。海南省局统一调动各地监管力量,同步开展。也正是因为全省上下行动能够“一盘棋”,使得违法分子无法把问题冷冻肉及肉制品从省内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僵尸肉”成为“瓮中之鳖”。今后,海南省局还将上下联动,持续地、不定期地开展全省拉网式突击检查,严打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违法行为将成为海南省的“新常态”。

  记者从海南省食药监局获悉,为防止走私冷冻肉及肉制品死灰复燃,该局将全省325个冻库的监管责任分解到省局、市县(区)局、乡镇所,明确了监管责任人。对各类冷冻库实施“定人、定库、定频次”监管, 2-5名监管人员负责一个冷冻库,每月要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上报。监管人员在日常检查中,也要对肉制品生产企业、肉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等肉类生产经营重点场所进行重点检查,对于来历不明、无中文标识的冷冻肉产品一律追根溯源,该局将不定期组织突击抽查。对不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的单位和人员将实行最严肃的问责。

  此外,海南省食药监局还制定了《食品冷(冻)库规范管理清单》,对冷冻库存储冻肉进行规范管理。要求冻库严格执行冻库经营“必做清单”和“禁做清单”,对无中文标签或标识为繁体中文,品名、批次与《报关单》《卫生证书》《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不符的冻肉要拒绝储存。同时该局还在省内主要媒体定期发布《关于禁止销售“走私冻肉”的公告》,宣传该局采取的措施、公布专项行动中查处销售、贮存“走私冻肉”的冻肉经营单位、冻库名单及“走私冻肉”品名、标识产地,要求餐饮单位、肉类食品加工单位不要购买、加工“走私冻肉”,对违反规定者,也将受到严厉处罚。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食用;发动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