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世界华文传媒经济论坛今日海南开幕

24.01.2015  18:21

  “一带一路”世界华文传媒经济论坛

  人民网海南视窗澄迈1月24日电(冯星)1月24日,“一带一路”世界华文传媒经济论坛在海南澄迈举行,此次论坛以“新战略 新机遇”为主题,将聚焦旅游合作。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年多来,“一带一路”已获得沿线5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参与。

  24日,来自海外24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华文媒体代表、中国及东南亚旅游城市代表、专家学者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200余人出席了24日的会议。

  在上午的论坛环节中,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章新新担任主持人。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作开幕致辞。

  许俊介绍,自古以来,我国与东南亚诸国的来来往持续热络,1858年琼州便成为十大开放商埠之―。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海上丝绸之路也带给海南深刻的烙印,对海南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专家研究成果表明,在历史上,先后有西、东、南三条“海丝”穿越海南岛,澄迈县的古港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之一,1996年发现的宋代华光礁1号沉船,便是南线海上丝绸之路从海南岛南部海域穿越过海的有力佐证。现在,海南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上距离距离最近,分布有200万琼属华人华侨,经贸往来密切,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2014年海南与32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贸易总值453.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8.3%,占同期海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6.6%。

  许俊说,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将步入务实合作阶段,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海南提出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服务基地,为南海航道维护、经贸合作、服务保障和资源开发做出更大贡献。海南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最大的海洋省份,将发挥海洋大省以及著名侨乡的两大优势,陆海统筹、科学规划,希望在邮轮旅游、农副产品贸易、海洋经济、友城往来等重点方面有所作为。同时主动策划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为海南注入开放动力。

  “海南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发展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许俊说,海南将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成为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深化中国与各国全方位、多领域交流的契机,提升海南的对外开放与合作水平,带动海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据悉,24日下午的活动围绕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展开。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张栋逐一发言,和与会嘉宾交流了各自对相关议题的研究成果。

  在随后举行的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对话会上中共澄迈县县委书记杨思涛、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副局长程卫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辉、澳门旅游商会会长李志忠、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组主任韩咏红等也将围绕“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等问题展开探讨。

  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先导和亮点之一,旅游合作近期备受关注。中国官方2014年公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建设“一带一路”来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另据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战略规划》目前已在拟定中,有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旅游合作新机遇。

  据知,这是中新社连续第二年举办“一带一路”相关主题论坛。2014年,中新社在福建泉州举行“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并启动“丝绸端华媒万里行”活动。在2014年2月至6月间,中新社陆续派出六路记者分赴越南、老挝、孟加拉、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东南亚、南亚及中亚亚国家进行采访,并以文、图、视频报刊、对外供版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历时近半年的“华媒万里行”活动中,中新社记者亲身走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拜访政府官员、商界领袖,聆听学者建言、不同声音,感受民风民俗、侨声侨情,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新的体会。

  此次论坛对华媒万里行的成果予以展示,并举行了《丝路新语――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作品集》的新书首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