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企业破坏林地建潲水油加工厂 “赖”半年不肯走

02.07.2015  17:56

    原标题:强拆了厂房没拆工人宿舍,城管稍微手一软,就被钻了空子——

      破坏林地建起潲水油加工厂

      “赖”半年不肯走晚上偷加工

      事发海口海秀镇,执法部门再下限期自拆令,逾期未自拆,将被强拆

      潲水油加工厂内堆放着数千桶已加工生产好的潲水油

      大半年前就被强拆过的潲水油加工厂,如今还在进行加工生产潲水油

      一年前,国家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系统发现海口市海榆中线5公里白水塘生活垃圾中转站周边,有人擅自把一处林地改成了潲水油加工厂。秀英区城管局于去年10月对其进行强拆。然而由于拆除不彻底,到目前为止,这个潲水油加工厂仍没有搬走,里面仍存1000多桶潲水油,给附近的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7月1日上午,执法部门再次向潲水油加工厂下达了限期7天自拆的通知,否则将进行强拆。

      破坏林地建起的高污染企业 影响居民生活遭投诉

      据居住在海口秀英区白水塘生活垃圾中转站附近的陈先生介绍:从2013年起,他就白水塘生活垃圾中转站附近一处林地,被人擅自改成潲水油加工厂一事,向海口秀英区政府等多个部门进行举报。

      这个潲水油加工厂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片范围很大的林地,2012年左右,这里被出租给人,铲除林地上的树木开办医疗垃圾焚烧厂和潲水油加工厂两家高污染企业,每天排放大量烟尘污水,给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从2013年开始,不少居民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投诉,甚至有居民表示:愿意花钱请海口市环保局长来这里小住一个月,闻一闻这里的空气,喝一喝这里渗进了污水的井水,吃一吃污水浇灌出来的疏菜,品一品潲水油渣喂出来的大肥猪。

      城管强拆不彻底

      有人晚上偷偷加工潲水油

      7月1日上午,记者接到陈先生的投诉后,来到秀英区白水塘生活垃圾中转站附近看到:该潲水油加工厂的厂名已没有了,但厂区还在。厂区大门旁还能赫然看到城管写下的“454拆”字样。里面的一部分生产加工潲水油的机械被拆下后还堆放在原处。

      然而与城管强拆景象极不相符的是,该潲水油加工厂内仍堆放着数千桶已加工生产好的潲水油,一辆大货车正在这里准备将这些潲水油运往其他地方。

      记者随后了解到,该潲水油加工厂叫海口秀英周华环发油脂厂。该厂组织人员从海口市各餐饮单位收集废油脂,通过加热煮沸,并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钠等化学物,使油、水、渣分离,从而收集油脂,用作生产柴油的原料。

      由于原厂场地有限,过度深挖导致道路崩塌,因此2012年4月搬至现在的位置,占地面积约2亩,2012年8月建成投产,曾报环保主管部门同意,日最大处理潲水油能力6吨,年处理能力2190吨,日最大生产成品废油脂4吨,年最大生产能力1460吨。

      2014年10月底,秀英城管局根据海口市国土局的认定,依法组织人员对擅自占用林用地的秀英周华环发油脂厂的厂房进行了拆除,但当时考虑到老板说他正补办手续,就人性化执法,对工人居住的房子没有拆除。

      举报人陈先生说:“由于那次城管拆除不彻底,给了周华环发油脂厂继续生产的机会。从去年11月份以后,该厂一直利用晚上时间加工生产‘潲水油’。一到晚上,这里臭味刺鼻,污水横流,让周边群众难以忍受。”

      执法部门再下自拆令

      逾期不自拆将被强拆

      7月1日上午,海口市国土执法人员、秀英区城管执法人员以及海秀镇政府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据海口秀英区城管执法人员介绍:周华环发油脂厂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片林地。去年,国家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系统拍摄到这片林地遭人为破坏后,兴建了油脂厂(潲水油生产)和其他生产单位。当即责令海口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进行整改:拆除上面的建筑恢复林地。

      2014年10月,海口市秀英区城管执法人员对周华环发油脂厂进行了强拆。然而由于强拆不彻底,油脂厂继续利用这里进行生产加工。前不久,国家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系统再次拍摄到这片被破坏的林地并没有得到整改,油脂厂和其他生产单位依旧存在,林地没有得到恢复。当即将这一情况向海口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7月1日上午,城管、国土和海秀镇政府等执法人员赶到了周华环发油脂厂,执法人员向该单位下达了《关于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的通知》,限期在7月7日前尽快搬离并自行拆除。海口海秀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业主单位不在7月7日前进行搬离和自拆,海秀镇政府将于7月8日起依法组织进行强制拆除,坚决恢复这里的林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