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网】海南大学:“一主三辅”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活起来”
【半月谈网】 5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微电影展播活动在海南大学2教211教室举行。展播的6部微电影从113部作品中评选而来,内容涉及反腐、惜时、抵制诱惑、支援西部、实现梦想等题材,全部由海南大学学生自己创作完成。这是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主三辅”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海南大学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不断拓展课改深度、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段捷频告诉记者,学校教学团队已初步建成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实践”教学为辅的“一主三辅”实践教学模式,打通课内外,让思政课“活起来”。2014年,该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
占全部实践教学学时50%的“课堂实践”是“一主”,也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学面向全校同学,学生当“演员”、教师做“导演”,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社会热点分析”“大众焦点透视”“理论难点解析”“读书交流”“历史剧表演”“道德剧表演”等多种新式课堂教学形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娜介绍,老师会挖掘学生最近关注的热点,利用上课伊始的5-10分钟“时事开讲”;会在课前进行调研设计专题,解答理论重难点,并不断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自我判断、发表见解,塑造学生独立人格和观念。
“三辅”则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实践”教学,作为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校园实践”教学让大学生走出课堂,以邀请领导、专家、学者开讲的“校园实践教学大讲堂”和从“课堂实践”教学表演中遴选优秀剧目进行汇报的“历史剧汇演”两大活动为主。“社会实践”教学则将学生带入社会,每学期组织500名学生代表,通过“现场教学”“红歌演唱”“入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切身体验、接受教育,返校后学生代表向班级同学进行实践汇报。“网络实践”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组织学生通过“网上观影”“网上阅读”“网上讨论”等教学活动巩固课堂教育。
“这些丰富多彩又意义深刻的教学活动让我对思政课充满兴趣。这个学期的社会实践我们去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实地学习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一主三辅’的教学模式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提升了我们的存在感和获得感。”海南大学研究生刘欢说。
在探索和推行思政课改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思政教育的精髓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培养中。本科生韦传贺说:“学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关注我们每位同学的进步。”学院学工与团委负责老师周郭军告诉记者,学院学术论坛、网络评论大赛、校友论坛等品牌活动秉承思政课思想引导、人格塑造的主旨,并结合学生学习、就业等需求,以提升技能、增长才干为目的,开展后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以网络评论大赛为例,活动举办以来已经有4篇学生的评论作品发表于《海南日报》,这对同学们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周老师说。
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的节点上,海南大学又出台多项通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工作和思政教学。6月6日,“海南省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在海大成立。“成立这个研究中心可以说是对思政教育内核的深化和升华。要让同学们知道海南这片土地上‘23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党和国家一步步走来的力量是什么。”段捷频说,“我们的思政课改会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时事热点为切口、以价值引领为核心。我们会继续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深化立德树人的使命,力争为建设美好新海南培养更多可用之才。”(半月谈记者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