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比夺刀少年更加冷静

18.07.2014  14:50

  前阵子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江西两少年夺刀救人事件,如今已是尘埃落定,两位受伤学生也已经接到江西省内两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但事后想想,梳理整件事情的脉络,为何一个本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义举,却被当成典型的扩大呢?也许有人说正能量应得到更多的传播,但是待事态回归平静,回首想来,却别有一番耐人寻味。

   高校哄抢缘于“英雄”稀缺

  夺刀少年在当时的危及关头勇于挺身而出,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正因为这种英勇事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属于非常态化事件,所以此事一出,各媒体如获至宝般挖掘这“稀缺”的英雄资源,报道本身是让正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但是事情的进展却发生了偏颇,大量的报道倾向于两个学生的后续高考和相关录取。诚然这两个方面同样是新闻的报道点,但是过多的篇幅似乎让人们对“英雄”行为在认知上的价值天平发生些许倾斜。

  “夺刀少年”的事迹最大价值在于敢于并勇于付出,而我们为什么关注,恰是现实社会中所稀缺的,媒体更应在宣传力度上着重让社会的“英勇”回归“本色”。什么是“本色”?是从这两个少年的行为中流露出来的舍己救人,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凛然正气,这才是所谓的“正能量”,让这种“英雄本色”吹散在自保的氛围中唯唯诺诺,骨子里看到的只有懦弱和屈服的不正风气,让救人的行为成为一种社会本能,让国民也能拥有这种“英雄本色”,这种“英雄本色”,在我们当中,问谁又能做到?

   高校抢录“居心叵测

  我们在赞赏这种英雄行径的同时,应该冷静下来看看事件的另一主角——各个抢录“夺刀少年”的高校。我们国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现实却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素质录取,现行的办法还是只能通过高考来定未来走向。

  高考有点类似于古代的科举制度,又不同于此。在偏远山区的孩子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改变一生,虽然被人长期诟病,但这在现在却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考试模式。既然以此为标杆,那么就要尊重其游戏规则,高考重在智力水平并非道德水准,为何几百万考生在这羊肠小道上“浴血拼杀”之时,“捷径”却为少许人敞开,在此不去评论高校录取这两考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既然各高校在面对全国考生时以分数这把尺子来衡量入读资格,而不是道德优劣或优惠政策,那么,在我们还没有寻得一种比现今高考制度更加科学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前,就不必要动辄以道德的优劣压制高考录取的公平。

  各高校争相为两位夺刀少年抛出橄榄枝,并言明不违政策即可录取,我们在高校“抢录”中也许看到点点温暖。这件事两位少年是值得激赏和肯定的,他们做出的选择是正确和理性的,但是,理性的不仅仅在于两位“夺刀少年”,高校也应该比“夺刀少年”更加理性。在感动高校的“善举”之余,我们应该正视这个“病在腠理”的问题。社会资源该不该为其职能范围之外的福利和奖赏买单?

  此类动用社会公共资源事件层出不穷,“女警官喂奶而被提携”这类以官职、学位来作为道德奖赏的做法值得思考。义举值得大家学习,也值得奖励,那是不是非得用社会资源去打赏道德呢,为何不能让道德归于道德,建立一种长期性国家级的奖励机制去作为对这类道德模范的回馈。如果奖赏被毫无原则,毫无公平地作为奖赏,那么无疑是对社会公平和奖惩措施的破坏,牺牲正常的奖励序列,公平与公正就难以令人信服。

   不要让录取“英雄”成为每年的样板戏

  如果这种变味的奖励成为常态的话,那涌现出来的就不是道德模范,而是道德投机者,并且一有大事发生就必定“闪现”出他们的“光辉形象”。这样的宣传倾向有个潜在的危险性,就是给了某些一心投机取巧和炒作出名的人一种心理暗示,每逢大事发生,干脆什么也别做,就围绕这个大事上做些有噱头的且迎合大众的事,甚至不惜摧残与作践自己。显然,这是个恶性循环。此种特殊奖励的例子一开,就必有人效仿,下次再遇此类事件,奖或不奖?原有的平衡应该保有,否则社会公正又存身何处,相关部门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了体现其“良苦用心”,却在不择手段地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舍本逐末了。

  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攻势下,或许在当事人心里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原先的质朴到妥协,在貌似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泡沫下,当初本能的质朴信念已经迷惘,这种变质的奖励,就像怂恿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蛇一样,对人的心理产生质变的副作用。除了这样的机制,在舆论风向上,媒体也应反省自身,在报道的时候,切入角度要慎重,不要让“英雄”成为定时装置,更不要让“英雄”成为每年大事报道时的样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