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探索“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海口三亚琼海先行试点

27.08.2019  20:22

    日前,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海南省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试点工作方案》,将省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作为海南省试点地区和单位。通过试点工作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规范引导“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健康发展,试点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

      试点工作主要分为四大内容:提高科学调度水平、加强信息共享联动、完善院前院内衔接、提升社会急救能力。

      在提高科学调度水平方面 ,该方案要求试点地区120急救中心可结合自身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的具体情况增加急救智慧分级调度模块,提供在急救指挥调度中进行现场评估和电话指导,以及分级医疗处置的知识体系;构建“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APP”,实现“救治从呼叫第一时刻开始”与“急救知识进社区”等功能;通过信息化平台,“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可视化系统实现院前救治情况同步实时传输,并使院前院内无缝连接;院前急救通讯系统应当具备系统集成、救护车定位追踪、呼叫号码、呼救位置显示、计算机辅助指挥、移动数据传输和无线集群语音通讯等功能。

      在加强信息共享联动方面 ,省公共卫生综合应急指挥系统需预留接口,与相关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连接;依托各级卫生健康服务平台,建设120急救报警智能化系统,实现报警呼救、实时定位等急救功能;在平台集成医疗机构及AED导航地图,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应急服务;建立从呼叫第一时刻开始的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平台,以时间轴为把控点贯穿整个临床救治过程。

      在完善院前院内衔接方面 ,建设院前急救机构和院内五大中心的交互平台,将调度指令、车辆动态、病人体征、现场情况、急救车当前距离与送往医院的距离、预计送达医院的时间等信息及时发送到患者送往的医院;建立“零通道”概念,针对病情危重急需确切性治疗患者而设计的特殊通道,主要包含“零”空间、“零”时间、“零”流程;重构急诊科分区,建立“大红区”“大黄区”“移动红区”概念,合理调配急救资源;实施“患者救治登记系统”,使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衔接;试点基于5G高速互联网的远程可视化院前急救系统,包含急救车辆、院前指挥中心以及手持终端等,实现院前急救全流程覆盖、无缝对接。

      在提升社会急救能力方面 ,通过添加智慧急救服务APP或小程序,建设我省的AED地图,实现突发疾病时可查询周边AED进行抢救。通过实时获取用户地理位置的信息,获取到距离最近的AED的位置;开展重点人群体征数据监控,通过穿戴设备和家庭自助体检设备,实时或定时上传体征数据到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当体征数据出现异常,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立即向120指挥中心推送预警信息,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