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悬赏捉拿锥蝽!海南:未发现美洲锥虫病病原

10.07.2018  20:16

      近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呼吁居民找锥蝽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一时间,关于“锥蝽(zhuīchūn)、克氏锥虫、美洲锥虫病、新型艾滋病”等话题不断涌现。7月10日,海南省疾控中心召开媒体通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尚未发现美洲锥虫病病例,锥虫病不是艾滋病,市民不必过于恐慌。

      锥蝽资料图

      海南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室的副调研员孙定炜表示,网上出现的“悬赏找虫”其实就是全国正在开展的“锥蝽调查”,除广东省之外,海南省也属于调查的试点之一,参与全国的“锥蝽调查”。据孙定炜介绍,去年,海南五指山、琼中、昌江三个市县也能发现并捕捉到一些锥蝽,不过都是华南地区比较多见的红带锥蝽。通过对其检测,均未发现美洲锥虫病的病原,希望广大市民不要产生恐慌。

      孙定炜强调,不是被锥蝽叮咬就会染上疾病,更不会染上艾滋病。网上流传的所谓“新型艾滋病”,其实就是美洲锥虫病,这种病的病症在一些方面和艾滋病很相似,比如通过血液传播等,所以引发了公众的误解,但它和艾滋病并没有直接关系。

      “锥蝽在农村较为多见,常见于鸡窝、老鼠经常出入地方,房屋的墙角、缝隙等处。”海南省疾控中心提醒,如果发现锥蝽,不要用手直接拍打,拍打时会把锥蝽的粪便或尿液抹到叮咬处、眼部、口腔或任何皮肤破损处,锥虫就这样进入了人体。可借助其他物体将昆虫杀死后,用瓶子装起来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若市民被疑似锥蝽的昆虫叮咬,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链接:什么是锥蝽?

      据介绍,锥蝽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锥蝽的若虫和成虫都会吸食人血,因为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所以也被称为“接吻虫”。

      美洲锥虫病是1909年巴西一位叫恰加斯的医生第一个发现的,因此美洲锥虫病命名为“恰加斯病”,是由一种叫做“克氏锥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一种可能威胁生命的疾病。它的病媒是锥蝽。目前该病已经扩散到了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已出现病例。

      锥蝽会引发艾滋病吗?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元一只悬赏捉拿锥蝽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有传言称,被锥蝽叮咬后,会引发艾滋病。

      对此,省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室主任、副研究员孙定炜回应称,美洲锥虫病虽然被称为“新型艾滋病”,但跟艾滋病是两类疾病,因该疾病难以发现、难以治愈,所以引发了公众的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美洲锥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锥蝽叮咬,其排出的含有锥虫的粪便,会通过伤口粘膜等进入人体,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所不同。

      提醒:不要用手直接拍打锥蝽

      据孙定炜介绍,目前全国尚未发现美洲锥虫病病例,去年,海南在五指山、琼中、昌江三个市县展开抽样检测,均未发现美洲锥虫病的病原,请广大市民不要恐慌。

      “以前,锥蝽在农村较为多见,常见于鸡窝、房屋的墙角、缝隙等处。”孙定炜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发现锥蝽,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可借助其他物体将昆虫杀死后,用瓶子装起来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同时,如果被锥蝽叮咬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