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富脑袋鼓口袋
海南电视夜校助力脱贫攻坚
贫困户富脑袋鼓口袋(扶贫新观察)
“坡前屋后养蜜蜂,靠这发了家”“眼看要烂在地里的白萝卜,找到了卖家”“土地入股合作社,领了分红,还有工资拿”……4月8日—11日,记者跟着国务院扶贫办采访组在海南省的一些村寨走访,不少贫困户说他们正在追一档电视节目——《海南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让脑袋开了窍,学到了一技之长,发展特色产业脱了贫,有的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看个电视就能脱贫,甚至达到致富的效果?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展开了一番调查。
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村口,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地瓜藤长势喜人。蹲在松软的沙土地里,拽着地瓜藤稍加施力,一串地瓜就被拔出。挖出来的地瓜堆在田头,打包好后送到销售点,通过物流运到全国各地。听乡亲们说,地里新搭起来的观景步道是为游客专门设计的。如今沙土村每到周末要接待2000多名游客,不少人带上孩子来这挖地瓜、烤地瓜。
沙土村,地如其名,大部分都是沙土地。没种地瓜前,这大片的地收成少,只能眼看着白白撂荒,村里70%都是贫困户。“以前老想这沙土地是累赘,没个好主意,忙活一年收个千把块钱。”村民王德胜说,家里3个孩子上大学需要钱,木头搭建的老房子进风漏雨,也没有资金翻修。“前些年被评为贫困户,帮扶干部鼓励我种地瓜,可当时死脑筋,想不通。”
“沙土地全国有不少,可富硒的沙土不多。”沙土村第一书记、桥头镇地瓜产业带头人王文克说,桥头地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等,其中硒的含量达到每公斤70微克,是名副其实的富硒农产品。“如今产出的地瓜分七八个级别,收购均价每斤5元左右,最高零售价每斤26元。”
“地瓜不仅易储存、易种植,产量也高,更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第五十七期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上,王文克成了主讲人,讲解地瓜产业结构优化的办法:水稻轮作、秸秆还田以改善土质;地瓜按照重量、形状等特点分为8类标准生产;公司负责产品销售,保价收购;农户土地入股的合作社,提供产品回收、技术指导等服务。
“这堂课含金量十足,种地瓜的前前后后讲了个透。”王德胜说,在电视夜校课堂上看到地瓜产业链长出的一笔笔收益,他当时就向帮扶干部报名,要跟着王文克学地瓜种植管理,并主动以土地入股加入了地瓜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吸纳桥头镇6个村(社区)贫困户110户448人,向贫困户发放股份分红107520元。
如今,王德胜家110平方米的新房马上就能入住了,危房改造政府补贴了6万元,他自己出了8万多元。他拉着记者算收入账:除了合作社分红的3000多元,农闲时到合作社打工半年,一个月有2400元收入。地瓜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9亩,预计今年能有6万多元收入。“这哪是地瓜呀,简直是我们的致富金瓜。”
王文克介绍,镇里结合自身实际,把精准扶贫与地瓜产业融合一起,动员本地合作社参与脱贫攻坚,免费向贫困户赠送种苗、农资,长期提供种植技术和地瓜保价回收服务,优先为贫困户安排工作岗位,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镇共成立地瓜合作社19家。2007年沙土村有1390户贫困户,到目前只剩5户。村里新建起的500多栋高矮不一的“地瓜楼”成了游客拍照的新景点。
扶志扶智相结合 13万多人积极参加夜校学习
“这不只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一套系统的脱贫设计和制度安排。”海南省夜校办主任谭基虎说,海南自然禀赋好,有些贫困群众背靠大树好乘凉,脱贫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海南探索实施“电视+夜校+961017服务热线”精准扶贫模式,扶志扶智相结合,为贫困群众搭建学政策、学技术、卖产品、找工作、找信息的学习与服务平台,零距离精准培训和服务贫困群众,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意愿和能力。
电视夜校自2016年11月18日开办以来,截至今年4月9日,已播出电视专题82期。“我们做到了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全覆盖。”谭基虎介绍,节目配套了夜校线下学习,把分散的贫困群众组织起来学习,比一家一户在家自学效果更好。全省设有2690个夜校教学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劳动力11.7万人,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乡镇扶贫干部、村“两委”干部2万余人都到夜校教学点集中收看、学习和讨论。
夜校瞄准田间地头。“每一期节目的教学内容从贫困群众需求出发,提供菜单式教学,由贫困群众看单点菜。”节目制片人邱耀介绍,考虑贫困户接受能力,结合农事时节安排,采取实地调研确定题目、职能部门提供内容、专家团队策划摄制的方式制作教学节目,主讲教师是党政干部、行业专家、致富能手及优秀帮扶干部。去年5月15日播出的《屯昌县苦瓜种植技术》,收视率超过当日央视及各大卫视的热播剧和当红的综艺节目,独占榜首。
热线直通职能部门。夜校同步开通961017服务热线,每周一夜校开播时,这一热线最忙碌,一天最多接听445个电话。“扶贫政策、危房改造、教育助学、技术指导等问题五花八门,每条求助,最多时能联系19个职能部门联动处理。”热线班长陈昭君介绍,接到贫困群众来电后,政策咨询类当场回复,其他内容转到相关部门接听处理,热线工单跟踪督办。“热线工单就是订单,贫困群众的需求各不相同,一对一定制服务,精准帮扶到户到人。”陈昭君说,截至今年4月,服务热线共接到群众来电3万多个,工单办结率达99.80%。
电视夜校既送技术、送信息,也送志气、送信心。“两年前第一次来到扶贫点时正是农忙时节,可大白天里喝酒的、睡觉的人比比皆是。而现在只要有工干,贫困户抢着报名。电视夜校帮助贫困户迎来了新生活。”省农信社驻琼中岭门村第一书记黄海军介绍,贫困群众通过集中学习,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脱贫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精准对接扶贫供需 知道缺什么才知道补什么
4月10日,又到了电视夜校学习的时间。临近晚上8点,天黑了下来,路上的行人少了,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岭村村委会却是灯火通明。“大家签到了!”村委会二楼的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到场的人们挨个接过签到表,写下名字、帮扶单位、联系电话、签到时间等信息。每次到场上课,前面坐着的是贫困户,后面是各级帮扶干部。
第八十二期电视夜校走进琼中湾岭镇鸭坡村,那里村民靠着一箱箱蜜蜂发家致富。每户贫困户在合作社里有10箱蜂,每箱净利润能达到七八百元。节目里,县蜂业办副主任邓群青讲解养蜂经验和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坡前屋后养蜜蜂,我们这里花儿多,百花蜜很受欢迎。我也想照着样子养几箱试试。”脱贫户占尊科说,除了观看电视节目,还可以在课后讨论交流、跟帮扶干部说说困难。“我的帮扶人帮我联系贷款2万元,扩大了养猪规模。”
“没想到,我也能得个先进。”村民冯所恒从主持人手里接过“脱贫之星”荣誉证书和奖杯,披上大红色的绶带。这次课后有个特别环节,要给以前民主投票评选出来的“脱贫之星”“学习之星”“服务之星”颁奖。“脱贫之星”和“学习之星”,是贫困户选贫困户。“服务之星”是选帮扶干部的。冯所恒扬了扬手里的奖杯,激动地拉着帮扶干部合影。
“这次我拿了‘服务之星’。”云岭村党支部书记冯诗雄说,以前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也没有像样的产业带动,村里贫困户很难集中起来,村干部找不到有力的帮扶抓手。“现在村委会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贫困户有啥困难都愿意在夜校课堂说一说,我们对症下药,对准地方下力气。”
“知道了缺什么,才知道补什么,现在村里面的发展思路也有了。”冯诗雄说,富脑袋才能富口袋,夜校让不少贫困群众有了一技之长,脱贫致富的愿望和能力更强了。村干部也达成了共识:只有合适的产业带动,才能让贫困户稳定脱贫。近年来,村里利用政策,在海口高新区等单位支持下,采取“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启动了三角梅扶贫基地和萝卜种植、光伏项目。去年,云岭村整村脱贫出列。
为了继续增加村民收入,云龙镇上线了“云龙农家”网店,帮助农民发展电商,策划推出了“中华蜂百花蜜”“云龙萝卜”“云龙柠檬”等农家土产品,“线上+线下”各类农特产品销售额将近10万元。云岭村贫困户王宽柏说:“网上也能卖龙眼,三天卖了400多斤,又省力,价格还高,脱贫我有信心!”
“电视夜校是贫困群众技能培训的平台,也是帮扶干部和贫困户供需对接的平台。”海南省扶贫办宣传中心副主任张俊林说,基层干部课前走村串户宣传夜校,组织贫困群众上课,课中认真记录,维护课堂纪律,课后精心组织讨论,引导贫困户交流体会,根据贫困群众特点和需求,共商脱贫办法。
扶贫工作最怕干部一头热、群众冷眼观,解决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关键。云龙镇党委书记陈文强说,以前贫困户不愿意跟帮扶干部说自己家庭的难事。如今通过电视夜校,课前课后交流多了,干群感情更深了,情况摸得更准了,帮扶措施更到位了。“云岭村一些帮扶户的医疗保险问题、帮扶户占桂兰的民政临时救助问题、刘仁福女儿毕业就业问题等,都是在夜校课堂提出的,后来经过努力及时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