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记忆 海南加强档案材料的保护守住民族记忆
原标题:近年来,我省加强了各类档案材料的归档、移交、征集和抢救保护工作
记录历史,守护民族记忆
在省博物馆展出的毛主席致张云逸亲笔信原件。本报记者苏建强摄
海南省档案局(馆)展出的广东省文昌县土地房产所有证。本报记者张茂摄
“档案是一代人留给另一代人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对它的爱护程度,标志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创建“世界记忆工程”时,给予档案工作的高度评价和定位。
近年来,我省加强了各类档案材料的归档、移交、征集和抢救保护工作,各类档案馆馆藏结构不断完善、内容更加丰富、数量日益增加,已经形成了从省到市县的多门类多层次档案馆网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作出了诸多贡献。
档案,一个地方的记忆
海南省档案馆的许多老员工还记得,2002年7月8日,时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王学萍冒着大雨前来,向该馆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直说馆藏档案为海南少数民族建设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原来,1987年11月,中央决定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在原海南行政区的基础上筹备成立海南省,同时创办海南经济特区。消息传到五指山区,黎族苗族同胞无不欢欣鼓舞。自治州撤销后,为更好地落实海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王学萍多方奔走呼号,但始终缺少依据。直到2002年6月,王学萍在赴京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前夕,请海南省档案馆配合找到了当年海南撤州时中央加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相关文件,并凭借这些档案在会上作出有理有据的发言,向国家有关部门每年争取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补助资金2600万元,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国家的兴亡存续,个人的成败荣辱,都将在其档案中有所体现。”海南省档案局副局长刘玉峰对“档案是城市记忆”的说法颇为认同,他认为,档案对于国家和城市而言,是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能够资政存史,传承文明。
纵观《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我们会发现,那一份份珍贵的档案背后确是一座座城市的记忆——上海市的“近现代上海华商四大百货公司档案汇集”、江苏省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档案”、广东省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设计图纸”……无一不记载着那些城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经历的风风雨雨、成长变迁。
档案,一项有力的佐证
海南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黄天明告诉记者,海南大学自1983年建校以来,就成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对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记录。“原则上来说,只要是在海大就读的学生,他的档案就会被永久保存,当面临的转正定级、职称申报以及需要出具出国、考试等有关证明时,都可以随时查阅和使用。”
海南大学等单位为何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如此实在、细致?档案究竟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刘玉峰这样表述:“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每一个过程,都有各式各类的档案为他提供帮助。”
例如,呱呱坠地时,作为人生第一份档案的“出生证明”就详细记录了婴儿姓名、父母姓名、身份证号、申报户口地址等有效信息;与世长辞时,作为人生最后一份档案的“死亡证明”,同样详细记录了死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户籍所在地、死亡原因及种类等重要内容。而在漫长的人生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建立、变动的人事档案、房产档案、诉讼档案、家庭档案等,都能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从澄迈县档案局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年过耄耋的澄迈县原加乐二轻手工业厂职工蔡富忠,在1992年工厂停产后便回家务农,到退休年龄后一直无法领取养老退休金,多年以来生活十分困难。澄迈县开展办理超龄退休人员养老保障工作后,原加乐二轻手工业厂负责人在该县档案馆的帮助下,查找到蔡富忠的退休顶替照顾审批表,为他办理养老退休金提供了原始凭证。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人才管理服务处工作人员刘德焕则举出反面案例:有些学生进入用人单位但没有立即移交档案,用人单位就无法及时在“学生档案”基础上建立“人事档案”,“等将来他们面临退休,用人单位要根据人事档案计算工龄,当年的一念之差就会影响退休时间界定和退休金的发放。”
刘玉峰说,档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完整的档案可以帮助人们证明个人价值、提高生活效率、保持家庭和谐,更能够在关键时刻为维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佐证。
档案,亟待利用的资源
记者从海南省档案馆获知,目前,我省共有各类档案馆38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23个,国家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4个,企业档案馆、事业单位档案馆11个,已经从省到市县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的档案馆网络,足以为单位、个人提供人事档案、房产档案、劳资档案、工程档案等多种类别的档案查询服务。
就拿海口市房屋档案馆来说,该馆仅去年一年就对外提供房产登记信息查询14.7万宗次,共为9.85万人(单位)出具房产情况说明5.95万份,印签房产档案证明1.1万宗,有效调解了多起房产纠纷矛盾。
由此可见,档案不仅能够记录历史,还能服务现实。但是,我省档案管理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广大群众乃至一些部门、单位、企业等在档案管理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对理解不全面、意识较淡薄等问题,没有把这项资源充分利用。
“这其中不乏历史原因。毕竟这些‘福利’普通群众曾经是无法享有的,‘档案要为人民服务’也是近几年才叫响。”海南大学档案馆馆长范明介绍,因历史原因,我国档案工作长期蒙着神秘面纱,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正因如此,档案开放十余年来,各地仍然存在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放不开手脚等现象,主动为群众普及档案使用常识、鼓励群众正确利用档案的工作也做得还不够多。
同时他也指出,现行的档案管理条例和制度当中,仍然存在相互矛盾和无法实施到位、缺乏监督和惩治措施等问题,是档案管理工作和研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服务人民这一功能的发挥。
“要把档案的功能发挥好,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刘玉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