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翰林深水村党支书:不甘心看到这里群众穷

18.06.2014  19:41

  屋舍俨然,曲径通幽,一条干净整齐的环村路将470户人家环绕在怀里,洋溢着一份乡村的宁静与祥和,这是定安县翰林镇深水村委会给人的第一印象。

  很难想象这里原先是一个饮水难,行路难的贫困村庄,人均年收入不过4000元。如今的深水村摇身一变成了整洁美丽的文明生态村,人均年收入也超过了9000元。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人,深水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吴祖灼,是他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在质疑中上任他接过的是一个烫手山芋

  今年37岁的村支书吴祖灼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肤色黝黑,面如枣红,双目炯炯有神,十分精明能干的样子。他总是谦虚地笑着:“整天在田间地头跑,哪有不黑的道理。

  2010年,吴祖灼任深水村委会村支书。他手里拿着沉甸甸的证书,心里明白从此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还有村民们对他的厚望。

  上任伊始,有些村民并不看好他,私下小声嘀咕着:“他年纪轻轻经验不足,又长期在外工作对村子不了解,能当好这个村支书吗?

  万事开头难,新官上任的吴祖灼接过的是一个烫手山芋。

  “深水村委会的村支书可不是好当的。”据一名老村干部统计,深水村这18年来就换过6任村支书,村领导班子几乎每次换届都是大换血。群众对领导班子的满意度低,加上村领导班子较为涣散,工作开展有很大难度。

  其次,饮水难和行路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这里的人喝的都是田头井(挨着田边),下大雨时喝雨水,没雨便喝田里积下的水,百姓喝水苦啊。”当地村民说,全村就靠着着12个康熙年间挖的老井维持生产生活,村民喝水困难,加上没有修路,生活各方面都很不方便。

  那时候在深水村,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连接着翰林镇到深水村的是一条泥巴路。

  深水村村民告诉记者,村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车,过去只要一下雨,摩托车就得罢工,因为下雨摩托车容易打滑或是陷在泥里出不来,所以每到下雨天,村民们只好穿着水靴,走3.5公里远的路到镇上做买卖。

  深水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就摆在眼前,文明生态村建设基本为零。

  吴祖灼皱紧眉头,他肩上的责任很重,阻碍深水村发展的紧要关卡很多。

  吴祖灼明白村民们希望有人能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他时常问自己:“上任这些年,我到底能给群众带来什么?我为他们实实在在做了什么?

  面对村民质疑的声音,吴祖灼用脚踏实地的干劲为民办实事。

  修路引水他用实际行动取得民心

  当年10月初,省通畅工程到翰林镇实地考察村路建设情况,吴祖灼硬是把他们请来深水村看看路面。

  “没想到路面这么差劲,连车都开不进来。”看到深水村的路面状况后,从省里来的人承诺尽快做好帮扶道路建设。

  通过吴祖灼的积极争取和加强沟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修路工程队就进驻了深水村,开始道路铺设。村民们热情支持,并同意挖掉碍着路面的树,砍掉自家的槟榔建好路。

  “说不心疼是假的,但是我们就盼着深水村能有一条像样的路。”村民吴泽恩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短短两个月,吴祖灼向县里相关部门打了四份报告,积极争取建设资金,还通过借钱等方式多方筹资,完成了8.6公里深水村到翰林镇的村主干道修建。道路硬化后,方便了群众出行,解决了出行难题,同时为后来引来了外地客商,带动了村子经济发展埋下伏笔。

  正当修路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村子里的自来水管也在抓紧铺设。

  “当时路不通,饮水困难,严重制约着深水村的发展。”吴祖灼说,他和村干部把修路引水,作为当前首要工作重点来抓。

  当年9月份,县人大代表选举点放在深水村选举。吴祖灼借此机会,“厚着脸皮”抓住时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守宏的手,向他反映了深水村饮水难情况。

  饮水难的情况反映后,黄守宏立马带队到现场调研,很快就有了答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水务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实地考察调研,立马落实,10月份就建起了水塔,11月份拉水管到村民家。

  “8月份上任,不到年底就完成深水村里的两件大事,一是饮水工程,二是村主干道路面建设。”前任的村支书竖起拇指说,不得不佩服这个能干实事的年轻人,原来如一盘散沙的村干部也开始甩起胳膊跟他干。

  2011年春节前夕,深水村的村民们头一回喝上自来水管送来的放心水,头一回脚踩在自家门口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

  村民说,这个年过得比往年多出了一份幸福。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