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术书写时代进步的华章

09.11.2015  14:56

  35年前,也就是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了。这个诞生、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幸运儿,从一开始就承载着独特的使命,凝聚着众多的期望。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同志对这份刊物饱含深情,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确定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办刊方向和编辑方针,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国内外社会历史和学术思想,增进国际学术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服务”;明确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论文质量要在全国是第一流的,能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至我们国家的社会科学水平,能够带动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斗转星移35年,《中国社会科学》始终不忘创刊者的嘱咐和重托,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努力走在时代和学术进步的前沿。从1980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刊发了3800余篇文章。这些在不同时期刊发的文章,无不鲜活而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学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时代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可以说,《中国社会科学》是新时期中国学术道路的一个缩影。“风云雄气象,笔墨辟鸿蒙。”回望过去,《中国社会科学》一路走来,不乏辉煌与荣光,也经历过曲折和迷茫。反思、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学术的未来不无裨益。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萌生于上世纪五四运动前后,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中逐渐成为进步学术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后,人文社会科学界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话语体系,这是新时期中国学术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

  《中国社会科学》自诞生起就处在剧烈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面临着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和竞争。它一方面积极倡导学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为时代的进步鼓与呼;一方面毫不含糊地宣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学术的必由之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就从根本上掌握了自己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不是束缚学术创新的教条;相反,它从未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从不保守,从不固步自封,是最没有狭隘宗派主义的思想体系,具有最宽阔的胸怀和包容能力,善于通过批判的方法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一切思想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要求学者站在社会进步的最前沿,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不断开辟新的思想境界、学术境界。这是当代中国学人的使命,也是中国知识界应有的精神追求。正是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中国社会科学》组织、刊发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文章,体现出《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学人的理论担当与学术勇气。

  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根本宗旨

  对亿万苍生的关切,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始终是学术文明得以展开、得以延续、得以发展的前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铸就了一代代中国学人的崇高品格和凛然风骨。当代中国学术必须继承和弘扬这一经世传统,矢志不渝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提供思想和智慧的支持。

  服务现实与学术研究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术的生命力,从来都来自于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切追问,来自于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学术不断地从现实中汲取创新的素材和灵感,而人类生活的现实也在学术的不断进步中获得提升和改善。30多年来,中国最具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最有可能成为“传世之作”的学术文献,无一不饱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无一不清晰而直接地回答时代的课题。正是从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中,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的学者获得了思想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以《中国社会科学》所刊发文章为例,围绕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与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文章,与时代的脉搏共振,与人民的呼声相应,具有鲜明的理论和学术创新价值。

  毋庸讳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学人在坚持独立思考和服务现实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但这不应该成为远离现实、逃避使命与担当的理由。中国学人的双脚必须牢牢站立在实践的热土上。否则,“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多么劳神费力,最终形成的只能是精致的“纸老虎”。历史反复证明,学术要发展,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投身到时代进步的洪流中,去推波助澜,去激流扬帆,而不是冷眼旁观,更不能逆流而动。

  形成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学术的坚定追求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作为人类文明高层次组成部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更是如此。当今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达,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联系日渐紧密,文化在交融、知识在汇通,学术的全球化似乎正成为一场宏大的“盛宴”。然而,表象不等于本质,时尚不等于方向,真正成熟的学者不应该在喧嚣和狂欢中迷失自我。我们需要对学术的全球化作冷思考。

  毫无疑问,当今时代,在学术上搞闭关锁国既无出路,也不可能。学术要发展,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必须善于借鉴、学习其他国家,包括国际主流学术中的合理成分。但也要看到,学术交流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放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民族性,用西方的学术理念改造我们的学术文化,只能是死路一条。事实上,在如何正确处理中外学术关系上,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痛苦的教训。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科过于强调西方学术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盲目迷信和崇拜西方学术与理论,妨碍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面对中外学术思潮的汹涌激荡,我们诚然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和谦逊的姿态,但前提是坚守我们的学术价值、学术立场与学术原则,坚持独立思考、独抒己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国学人不能一味当洋人的学生,不能放弃民族学术的尊严与自信。中国学术必须说中国话,必须形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这是《中国社会科学》矢志不移的学术追求。

  坚守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国学术的基本原则

  敬畏学术,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术,是中国知识界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学问乃千秋之事”,“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史上,真正的名家巨匠从来都是严谨治学的典范。然而,近些年学术氛围、学术风气出现种种弊端,自尊自重之风渐衰,庸俗媚俗之习蔓延;求实严谨之风不兴,轻浮贪功之气弥盛;抄袭剽窃时发,低层次重复成果甚多。与此同时,批评之声渐微,坚持真理的品格不彰。所谓的学术评论,往往谀词充斥,媚语多有;所谓的学术批评,往往避重就轻,避实击虚。这一现状,不但对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在内的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影响着当代中国学术的形象。中国学术要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就必须杜绝浮华,返璞归真;坚守科学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坚守学术规矩;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将科学研究作为千秋之事,敬之慎之,不为虚名所惑,不为近利所诱,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使研究成果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评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从而使我们的学术界有品位、有尊严,风清气正,一归于淳朴正直之道。

  “礼乐百年而后兴”。35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这35年,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奇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受益于这个时代,也成为时代前进的助推者、欢呼者。《中国社会科学》表征着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的升华,反映着当代学人思想的追求,见证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社会科学》将在追求真理的途中,与探索者一路同行,并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9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