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老字号饼屋、茶馆坚持传统“家乡味”
记者 陈卓斌 通讯员 李健 王家专
“八月十五中秋期,子欲吃饼父无钱;哭的哭、啼的啼,父牵去坡摘山菍……”最近一段时间,澄迈水滴音乐创作基地谱写的海南话歌曲《中秋饼》在社交网络上“火”了,其中这段大伙耳熟能详的童谣,生动地回溯了过去孩子想吃月饼、父亲却囊中羞涩的画面。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如此画面现在已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月饼任人选购。但在许多澄迈人心中,几家老字号饼屋、茶馆做的月饼喷香扑鼻,熟悉的味道可透过味蕾唤醒关于童年、故乡的记忆。
传统味道最难忘掉
9月20日,澄迈县城的金江老街再次热闹了起来。
“给我拿20个叉烧馅的!”“帮我看看下一批饼还有多久烤熟?”老街内,一家经营了30多年的老字号饼屋里人声鼎沸,购买月饼的人络绎不绝。
“这饼皮酥不粘牙,叉烧馅味道香,多少年也没变过。”李志伦是这家店的老客,每逢中秋都会来这买上十多筒月饼,送给亲朋好友。“过去物质生活不丰富,月饼是孩子们每年中秋时翘首以盼的美食。”生长于老街的李志伦说,月饼也承载着他许多美好回忆。
走入这家饼屋,对传统味道的“守护”随处可见:做叉烧月饼的原料严选自本地精品黑猪;豆蓉馅全由月饼师傅自行炒制,口味区别于广式月饼,饼皮松、酥、软、厚,馅料低脂低糖,符合澄迈人的口味……
“我这家店并不临近闹市,来这的顾客大多是熟客。所以守住传统味道,就是守住这个店的口碑和生命。”店主李均安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眼下已经进入月饼销售的高峰期,自己的饼店每天能售出上万枚月饼。
精益求精沉淀乡情
在澄迈县瑞溪镇富兴路,也有一家已传承三代、经营40年的老字号月饼店铺。
走入店中,只见店主陈元忠将蒸好的椰蓉馅料揉进浓缩咖啡、椰浆等汁水,一份独具特色的咖啡馅就做好了。“我把澄迈福山咖啡这一元素与传统琼式月饼融合,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好评。”陈元忠说,精益求精的态度能赢得市场,每年中秋前后,他的店都将卖出近3万枚月饼,有些老客即使搬至北上广居住,也难以忘记这独特的味道,向他订购解馋。
食物凭借其独特的色、香、味,成为人们记忆和情感的载体,月饼也不例外。应届大学毕业生罗敏仪是澄迈县福山镇人,她还记得与大学舍友第一次赏月吃饼的场景。
“来自天南海北的舍友彼此分享家乡的月饼,谈节日民俗,很快就熟络起来。”罗敏仪说,自己从小到大吃的大多是国营红光农场大门附近一家茶馆生产的月饼,那个味道令她始终难以忘怀。
茶馆老板娘王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茶馆自2001年起便开始制售月饼,其中,备受顾客喜爱的蛋黄莲蓉月饼均采用桥头的本地咸水鸭蛋,蛋黄晶莹剔透口味好。“月饼压模后用230摄氏度高温烤制约23分钟,再用红油纸一包,‘家乡味’就出来了。”
“市面上许多月饼包装精美、价格不菲,但有时就少了那么几分家乡的味道。”在王冰看来,虽然如今年轻人对传统口味月饼的兴趣在下降,但自己还会坚持制作琼式月饼,“我们都想守护住这一味道,帮顾客留住属于他们的乡愁。”
(本报金江9月20日电)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