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英雄人物的本质是精神荒芜

23.06.2015  10:13

  网络上,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正在弥漫,英雄人物正遭受着恶意的解构和消费。日前,新华社以“正历史本、正英雄名、正民族魂、正国家骨”之名,连续向这种现象“开炮”,反击诋毁英雄的言论,捍卫英雄形象,通过走访英雄亲友的方式,还原那一段段并不遥远的历史,为英雄正名。

  也许会有人认为,历史的面孔总是模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任意地揉捏史实,恶意地消费英雄人物。且不说无端评判逝者的是非是种冒犯和不敬,即便是想更清晰地看见历史中的场景,也应该经过科学严谨的考据,岂能玩穿越、做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臆测,甚至胡编乱造、肆意杜撰、任性涂抹。

  每当看到英雄人物的事迹被异变成段子手的素材,都会令人内心泛起强烈的反感,继而是刺痛肺腑的痛感:当严肃的历史被轻佻地消费,当我们对英雄人物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那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何以面向未来?历史容不得搞笑,英雄人物不该被调侃,毫无敬畏感的恶意消费英雄人物的行为,不仅是可悲的,更近乎可耻。

  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也许无法见识战争的残酷,但最起码应该认知和理解,正是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撒热血,才换来我们正在享受的幸福和安宁。对于那段历史以及那段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保持最起码的敬畏,应该成为一种自觉。但从网络上消费英雄的段子来看,不仅对历史缺乏基本的尊重,甚至良知和节操也在调笑、戏谑中碎了一地,灵魂因此而堕落,精神因此而荒芜,甚至人性也变得苍白。

  也许,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但只要人类文明的根基还在,再怎么疯狂,也不至于去消费历史、去诋毁英雄。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恶意消费英雄的人是可耻的。网上那些披着追求真相外衣的“造谣党”们已然成为历史的公害、文明的公害。而由此或可洞见,他们的精神已经荒芜到了怎样的地步,他们的灵魂空虚到了怎样的境地。英雄们自然无法再向这帮无聊之人讨还名誉和公道,可我们又岂能容忍他们继续无底线地堕落下去?

  今年某地高考作文中,有道题是“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而如果任由消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历史虚无主义弥漫下去,该让孩子如何下笔?当历史的厚重感被娱乐稀释,当英雄人物的精神力量被消费瓦解,那么留给未来的必定是一片空白。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迷惘一代,又该如何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庄重的历史,不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英雄的形象,也不该是被任意揉捏的泥塑。敬畏历史,敬畏英雄,荒芜的精神土壤才能够逐渐肥沃起来,空虚的灵魂才能够得到充实。因此,我们该从娱乐至死的网络环境中清醒过来,更不能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中堕落。须知道:你一时的口舌之快,对历史和英雄人物而言,制造的却是深重的伤害。

  历史厚重不容轻佻消费,英雄神圣不容恶意诋毁。只有记住那些不朽的名字,追求那些伟大的灵魂,历史的底蕴才会更加厚实,文明的根基才会更加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