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整治城市顽疾(上):试点分类处置违建 土地盘活村民受益

10.07.2014  23:03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今年海口市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违法建筑分类处理试点和拆后土地利用试点工作,对违建实行天罗地网防控追击,取得明显成效。 
山高村是海口主城区内的城中村,曾是违法建筑的重灾区。今年年初,海口市将山高村作为突破口,启动首个违建分类处置试点。
        分类处置,主要打击非本村村民自住建房,对村民非法倒卖宅基地、与外来人员联合违建的给予坚决拆除。按照《海口市违法建筑分类处置暂行办法》,首先处置土地权属为已经确权的世居地、建设年代较早  ,居民自住或少量出租的房屋,其次是对土地权属不清、建设年代较近、体量较大、用途存疑的违法建筑组织核查,做到核准一批,处置一批。
        同期声:海口市城西镇山高村村民  陈志汉
(我们党员就带头去登记,周围村民看了,大家后来也认识到这个分类处置的好处,大家都自己主动来参加登记了。)
        同期声:海口市城西镇山高村委会主任  周海秋
(我们挨家挨户摸得也比较清楚,以户口为准,第二个就是以我们的(土地)确权证为准,对这个分类处置我们做的也比较细比较清楚,这个家里面多少户,多少人)
        目前,山高村的第一批333栋违法建筑,已经报海口市打违指挥部备案。第二批372栋违法建筑正在公示。分类处置维护了村民的利益,打击外来人员和非法分子违建行为的同时,把违建拆除后的土地利用起来,拿出十亩地,作为集体用地。上个月,山高村里请来一家设计公司,计划开发集体用地。
          同期声:广东机电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经理  冯保国
(它的东侧靠近海口东站,聚集了大量的人气,是一个商业旺段,规划了四层的商业用地,尽量为村民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同期声:海口市城西镇山高村村民
(这次分类处置,村民比较认可,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对违法建筑分类处置,拆后土地利用的经验,随后在海口逐渐推开。今年3月,海口金牛北路北段两侧的土地综合整治中,利用两块边角地,开发建设两座四层的商业广场,建成使用后的收益,每年给滨濂村民分红。
          同期声:海口市滨濂村委会主任  吴和忠
(原来我们这些地,每一年只是收入大概三万,我们拆后整治利用土地后,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多了,每一年将近三百万的收入。)
        目前,海口市四个区各设有一个违法建筑分类处置试点。龙华区率先完成试点工作,共利用违建拆后土地72亩。
          同期声:海口市龙华区城管执法局局长  邓宗坚
(这72亩,至少能解决200人以上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每年给集体经济最少一年带来500万的经济收入)
          今年以来,海口保持打击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形成以"防控"为主的管理模式,共完成了9800多宗违法建筑、4800多个果皮箱、垃圾桶、180多个在建工地和2200多个流动摊点上图入库,铺开了一张“天上有航拍、地上有巡查、网上有监控”的违建防控大网。
          同期声:海口市政市容委副主任  钱云岗 
(我们在打击违法建筑方面,去年就完成了2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的拆除任务,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8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的拆除任务。)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