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皈依”:“疯狂”的延续?

30.07.2014  11:09

  李阳的生意,本来就是以对他个人的明星式营销为核心的。而今他“皈依”佛门,或许正是对自我形象的曲线挽救。

  “李阳出家了?”28日媒体纷纷报道李阳在少林寺“皈依佛门”,29日,又纷纷跟进播报李阳并未出家,而只是做了少林寺的俗家弟子。

  应该有很多人能嗅出事件的炒作气息。犹记李阳在微博宣布过他有意追随伊斯兰教,无论是从他过去的言行,还是他此次在博客上所做的解释,都看不出他对佛教有何理解。与一向高调的释永信“强强联手”,通过新闻稿捎带推广一系列商业活动,先放出有冲击力的关键词“皈依”再解释此皈依非彼皈依……这一连串操作其实很着痕迹。

  李阳让自己再次成为热词,大有收获。去年11月他宣布加入直销也曾吸引一些眼球,但受限于商业目的太直露,且直销业本身形象一般。这次借重佛教和少林寺的声誉,想非议者恐怕也得慎重。

  个人明星式营销,是李阳“疯狂”的关键

  近几年来李阳一直为负面评价所困,从2011年9月其前妻Kim揭发起,他的一系列公关努力并不成功。2013年2月法院在离婚判决中认定家庭暴力过错,给他公众形象以沉重打击。不履行财产判决,继续威胁Kim的消息,则继续将他钉在施暴者身份上。

  声誉对李阳的利益有直接影响,因为他的“疯狂英语”生意,本来就是以对他个人的明星式营销为核心的,他推销的不仅是英语课程,也是一种雄心进取的个人成功学,因此他的个人形象与生意,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让舆论翻盘,改写形象,对李阳来说绝不仅是面子问题。但是直接抗辩家庭暴力指责,事实已经证明无法奏效,虽然他在抗辩中试图引入民族主义为自己加分,但证据俱在,想洗白不那么容易。

  回避家庭暴力问题,通过其他题材上的大力曝光,覆盖负面事迹,转移形象焦点,这种新的策略,可喻为围魏救赵之术,比正面突围行之有效得多。从消极角度看,有人会说这是李阳走投无路才演出的荒唐,然而从积极层面看,这很可能是他走出低谷,再次崛起的信号。至少焦点已经是他“皈依”与否,而且还有“大师”在旁代为开脱:“过去的行为与现在的信仰没有任何关系。”他想嫁接少林寺的大型培训计划,不管能否落实,至少宣传已经出去了。

  话语分权,对炒作的病态追捧才会减少

  李阳重新享受到名人在舆论场上的待遇,这种待遇,就是做什么无聊的事情,都会顺势扩散,或者说,他们拥有玩弄甚至愚弄大众的特权。这种逻辑其实和李阳式的成功学是一致的:名声就意味着有让人仰望的资本,不管是怎么来的。比如这次就有媒体这样简要地评价他:“李阳在内地的名气丝毫不输给明星”——丑闻过去,名声留下,甚至还能增值,而名声就意味着能在“人傻钱多”的市场上捞金。据说一向追求名人体验,登机都要拖到最后让机场播报其名字的李阳,历经近三年的顿挫,如今心情该是倍儿爽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我们社会的价值朝向和实际运作还是太以权力为中心,当可见的或隐性的权力开始有意识地行动,社会的议程就极容易被设置。从这个角度来看,分权绝不仅是一个狭义政治意义上的话题,而是广泛社会生活的必须,它包括话语权的多元、分散、去等级。当更多人可以说话和被听见,也给舆论增加更有意义的内容,某些名人们的把戏就不会被病态式地追捧。

  但这似乎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如何实现呢?在这其中,媒体当然有责任,但直接责备媒体在这类事件上缺乏社会责任感没什么意义。在媒体实务中,每一位记者都只是在为一则新闻而报道,却并不能预见到,他们共同推成的舆论潮会带来什么效果,因此也不太可能在遭遇炒作的当时就拒绝参与。

  或许可以寄希望于公众媒体素养的提高,从识别议程设置开始,与李阳们保持警惕——通过结成大的小小的自主话语场,但未必是完全拒绝谈论他。也许可以从不同角度谈论他和释永信,争取说出一些他们回避的事实,包括追溯、对比和考证他们历来的言行。不过要做到这些,重要的是要破除成功学:拒绝承认只要吸引眼球就是得分。

  李阳当然应该有他的出路,如果他能为过错支付对价。但如果前提尚未实现,那么他突围而去时的自得,就有害于整个社会正义的维持。所以在一次次新闻中对他说不,并不是跟他个人过不去,也许他很难改变,但社会需要一些和他不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