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数字记忆国际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在京召开
2015数字记忆国际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在京召开 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出席并致辞 10月24日至25日,主题为“构建认同传承”的2015数字记忆国际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英国、荷兰,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王祥武出席并致辞。 李明华在致辞中指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纽带,是其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小到家庭、企业,大到国家、民族,对于一个社会群体来说,构建、维护和传承反映该群体本质、信仰、精神认同与归属的共同传统、集体文化和社会记忆至关重要。中国档案界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目前已有10项档案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尤其是今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我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是日本军国主义违人道、侵人权、反人类战争罪行的缩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惨痛历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痛苦记忆。作为人类创伤性记忆的一部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由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这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同时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如何整合档案资源,确保珍贵档案文献得到有效保护和广泛传播,是摆在档案部门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 李明华说,如今,我们进入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在这个人人生产记忆、数字信息爆炸的时代,档案馆应选择哪些档案和记忆,如何组织、构建这些档案和记忆;如何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方式呈现这些档案和记忆;如何提高数字记忆的利用度,实现记忆的传承;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保证这些数字档案和记忆的真实与安全等方面,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档案工作者要积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主动汲取新知识、新方法,改变传统的记忆保存、再现、分享模式,让这个伟大时代的鲜活记忆与数字世界同在同行,我们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人类记忆的历史使命,一起为人类文明、记忆的保存与传承共同努力。 陈雨露在致辞中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历史记录、尊重传统文化、珍惜集体记忆的民族。从西周的石室金匮、两汉的兰台东观、唐宋的史馆架阁,到明清的皇史宬与内阁大库,从孔子删定六经、太史令修撰《史记》、司马光编纂《通鉴》,到当下的清史修纂工程,从汉字书法、太极八卦、武术中医到京剧脸谱,从春节回家、元宵闹春、清明祭祖到中秋团圆等,全面构筑了一个宏伟、独特、悠久的中华民族“记忆之宫殿”,使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文化血缘延续数千年而从未中断,使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时空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数字技术为记忆的保存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和手段,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集体记忆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人类集体记忆越来越数字化、海量化,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越来越碎片化、异构化,集体记忆的构建、认同与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图书档案界、历史文化界的同仁们都有着强烈的共识和要求,面对这样大和新的背景,召开这样一个主题的国际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在数字记忆构建、中华文明传承的教育与研究领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和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次论坛打破传统形式,在充满视觉冲击力和制作精良的精彩视频展示下,冯惠玲教授做了开场演讲《数字时代的记忆风景》,以跨学科的视角分别从“记忆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记忆和数字记忆”“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数字记忆”几方面引发思考,提出在网络时代要建设大众的数字记忆,构建一个充满“博爱和温情”的数字记忆世界。在两天的论坛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国家记忆”“地区与城市记忆”“资源的数字化开发”“新媒体中的记忆”“数字记忆的前景与挑战”“社交媒体在档案部门的运用”等进行了研究、思考、交流和分享。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国家数字媒体创新研究中心协办。国内省、市综合档案馆,中央企业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高等院校的师生,以及图书、博物等文化领域的同行,近300人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