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老人存单存了56年 子女婉拒银行兑付称欲收藏

24.08.2014  20:53

  20日晚,家住海口市大坡镇的八旬老人王禄盛在家里收拾衣物时,意外地发现一张1958年的定期存单。尽管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存单上的姓名及公章仍清晰可见,但它还能不能兑现,将以什么方式兑现,却难倒了这位老人。

  此事经报道后引起市民强烈关注,也引起海口农商银行高度重视。23日上午,该行常务副行长岳剑锋带领工作人员,驱车辗转70多公里,来到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马六村王禄盛老人的家。

  出自56年前的存单

  是现金还是实物引质疑

  王禄盛如今已是一名85岁的老人,据他回忆,在1958年存钱之前,他在当时的琼山县大坡乡马六村,和生产队的乡亲们一起干农活,挣工分,每天的收入在1-2毛钱上下。为了增加收入,王禄盛还自己种一些蔬菜,挑着担子售卖。由于他个人的节俭,在那个年代,他在结婚前,就攒下了233.33元的“巨款”,于1958年6月26日,在“琼山县大坡乡钟税农业社信用部”存了3年的定期。但后来却忘记了这张存单的存在,直到今年8月20日晚上王禄盛在收拾旧衣柜时,才发现这张已经跨越半个多世纪,自己早已忘却的存单。

  8月21日,记者随王禄盛的儿子先后走了海口农商银行白石溪支行、大坡支行,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查找底单,对上帐后才能为其兑现。

  “如果确实是现金存单无误,我们马上兑付。”23日上午,海口农商银行常务副行长岳剑锋说,银行已经找到一张底单,但是和王禄盛手中的存单一样,两张单据都有清晰的“青苗”字样,所以还不能证实,王禄盛当时存的是现金。

  岳剑锋解释说,在1958年,鸡蛋才2分钱一个,而王禄盛作为一个农民,能存200多元基本是不可能的。银行工作人员走访很多老人,得出推断,王禄盛当年很有可能是以实物入社,接近类似入股的方式,拿到的这张存单。而当年支付的实物,则很有可能是粮食、耕牛、柴刀或地里正在生长的青苗。

  银行兑付遭婉拒

  老人子女想自行收藏

  23日下午14时许,岳剑锋一行来到王禄盛老人家。

  尽管已是85岁高龄,王禄盛身体仍然十分健壮,他坚持认为,自己当年在“琼山县大坡乡钟税农业社信用部”存的是233.33元现金,而不是其他物品。存单上也明确显示为“存入人民币”字样,至于存单号码处为何写着“青苗”二字,王禄盛表示不清楚。

  王禄盛强调,当时物资匮乏,人们生活确实普遍贫困,但他辛苦种田、打零工、卖菜多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这些钱都是干干净净,没有任何问题的。

  对此,岳剑锋表示,根据核算,如果兑付这张存单,王禄盛可连本带利一共获得600多元,银行还要进一步核实存入情况。他提出,在事情不明了的情况下,海口农商行从了却老人心愿出发,愿意以一定的现金来暂时兑付这张存单,等待调查清楚后,再来以实际利息进行结算。这一提法,却遭到王家几个子女的婉拒。

  王禄盛儿子王绥亲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也不缺这点钱,他们想把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存单塑封保留下来,一代代地传给后人,因为它见证了父亲那一辈人辛勤劳作、省吃俭用的优良传统。他本人也非常感谢省农信社这种负责任的做法,表示今后不仅自己的存款要继续留在信用社,还要动员其他人把存款放在信用社,因为农信社是真正老百姓信得过、负责任的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