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发展 抱团发展 规模发展 琼中产业扶贫“三箭齐发”
腊月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长兴村,一幅山乡的富美景象映入眼底:小鸡在林下嬉戏,鹅群在塘中畅游,羊群在山坡吃草……“我已经脱贫了!”入合作社当股东,领工资又有分红,这让村民王啟民很是自豪。
聚焦“十个一批”脱贫工程,琼中依托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产业扶贫实现了个人、社团、产业三个层面的三大转变。
转变思想 激发致富动力
由“等、靠、要”向主动发展转变
湾岭镇鸭坡村村民王一凡曾是鸭坡村的贫困户。前几年在外打工时,因为懒散又脾气暴躁被公司开除。2013年回到村里,王一凡日子越过越窘迫。
全县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鸭坡村的贫困户陆续加入了养蜂、养羊、“稻鱼共生”等专业合作社。鸭坡村第一书记秦家越坚持做思想工作,2015年王一凡终于尝试着加入了村里的养蜂合作社,当年收获100斤蜂蜜,赚了8000元。2016年,王一凡养蜂增至20箱,并加入了“稻鱼共生”产业项目,除了1万多元的田租进账,年底还有分红。
2016年以来,琼中为贫困户争取资金、项目和技术,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项目121个,重点发展桑蚕等9类特色产业,整合、支持或帮助协调资金投入1.2亿元。
“指出发展的方向,让贫困户有发展的信心。致富带头人带动,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是关键的一步棋。”琼中县扶贫办主任吴坤俊认为,深入实施“百村百社、千人万户”创业致富计划,2016年琼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100名,带动贫困户4600户脱贫致富。
政府扶持 资金“握指成拳”
由“散、弱、小”向抱团发展转变
营根镇大朗村仅有的180余亩耕地在大山里显得异常珍贵。
2016年7月,琼中县渔业局协助大朗村改造了原有的水田,将深水稻田和被抛荒稻田清淤消毒、加固护坡池埂、整修排水渠道,发展“稻鱼共生”项目。
贫困户王金英丈夫早年去世,家里剩她一个劳动力。以前地里只种水稻,日子过得比较拮据。听说“稻鱼共生”一亩地能产出近万元,王金英把家里的2.7亩地都腾出来,与村民一起“抱团”发展。
“当第一批鱼收获时,我也就脱贫了。”王金英说。
2016年11月,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村里22户贫困户入社,不仅享受到政府资金帮扶,还顺利贷得50万元贴息贷款,一举解决了扩大再生产资金。
撬动“抱团”的支点在于县委、县政府的带动奖补政策。琼中鼓励贫困户以扶贫资金或种苗、贫困户自有土地等入股合作社。根据带动贫困户数量,分别给予每户2000元至每户4000元的资金帮扶;对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一次性给予每年每户1000元种苗或物资补助,对主动抱团发展达5户以上的贫困户,一次性给予每年每户1500元种苗或物资补助。
琼中贫困户掀起了加入合作社发展的热潮。2016年,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规范管理67家,累计达到312家,带动4600户贫困户加入抱团发展的行列。
四种模式 凝心聚力促脱贫
由“多、零、粗”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和平镇长兴村琼中兴民养鸡专业合作社2013年成立初期时,多数村民还在观望。3年后,长兴村共39户贫困户以种苗入股,全加入了合作社。销售所得除去成本,剩余利润的50%用于合作社后续发展,50%用于分成,合作社和贫困户各占一半。
“第一批4400只鸡苗的销售额就有二十五六万元。”合作社负责人王有政介绍,贫困户看成活率高、收益好,都很有干劲,去年下半年又有5户贫困户资金入股。
如今,琼中已经摸索出“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等四种产业扶贫模式,让产业扶贫走上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的发展道路。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琼中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琼中深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推广股份带动、合作带动、订单带动、资产收益带动等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由“多、零、粗”走向产业化、规模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最终推动全县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的实施。
(海南日报营根1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