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浪潮刺激全球部分地区动荡
中新网6月4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4日文章称,全球金融海啸过后,决策者成功防止大衰退演变成二次大萧条,遏制了保护主义气焰。但如今,反全球化浪潮已来袭。而这也正是让经济与政治民族主义生根茁壮的绝佳环境。检视当今对贸易与全球化的反弹时,应把接下来可能的发展纳入考虑。
文章摘编如下:
这股新的民族主义以不同的经济样貌出现:贸易障碍、资产保护、反外国直接投资、实施偏袒国内劳工与企业的政策、反移民措施、国家资本主义,以及资源民族主义等。政治领域方面,民粹主义、反全球化、反移民,乃至于毫不掩饰的种族主义与反犹太主义,正在兴起。
这些势力憎恶推动全球化所需的各种超国家监管机构,例如欧盟、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
原因很清楚。贫血的经济复苏让民粹主义政党乘机提倡保护主义政策,把长期萎靡不振归咎于对外贸易与外国劳工。大多数国家的所得与财富不均恶化,使情况雪上加霜。难怪所谓经济只造福精英的看法如此普遍。
相形之下,大多数人只感受到经济长期停滞,尤其是就业低迷与薪资不动如山。劳工与中产阶级的经济不安全感在欧洲特别强烈,致使欧洲议会选举极右派势力抬头。一如1930年代大萧条导致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的威权政府兴起,类似趋势或许正在今日重现。
倘若所得与就业成长不尽快回升,民粹主义政党可能将在欧洲各国掌权,反欧盟情绪势必拖延欧洲经济与政治整合。更糟的是,欧元区的完整性可能又会岌岌不保。
即使在美国,庞大的白人下层阶级也对经济有不安全感,觉得受到移民和全球贸易威胁,极右派和茶党的影响力随之升高。这些团体的特点包括经济排外主义、反移民和保护主义倾向。
在亚洲,民族主义再度苏醒。此区领土争议仍严重,长期历史积怨又难消。
同时,中东仍深陷落后。“阿拉伯之春”在埃及和利比亚已转变成漫长的寒冬,替代选择是走回强人威权体制的老路,政局重陷纷乱。经济凋敝和穷人与年轻人缺乏机会与希望,正燃起极端主义、对西方的怨恨,甚至恐怖主义。
1930年代未能防止大萧条,催生了欧亚威权主义政权,导致二次大战。现在,大衰退造成的伤害,则使大多数先进经济体受制长期停滞,并带给新兴市场重大的结构性成长挑战。
这正是让经济与政治民族主义生根茁壮的绝佳环境。检视当今对贸易与全球化的反弹时,应把接下来可能的发展纳入考虑。
相关报道:中国春节日益传统化全球化
弱化英语:摆正本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
反贪全球化 陈水扁家“美梦”被打破
泸州老窖将以香港作为窗口启动全球化战略
‘去全球化’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词汇
联合早报:西方为何成了全球化的怀疑者?
世界日报:企业形象成为中资企业全球化罩门?
学者称中国可借鉴全球化发展模式
台媒:维护全球化经贸荣景 各国应避免货币竞贬
联合早报:中国到了超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