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流淌蕴文化之美

19.04.2021  19:53

  上游莽莽苍苍,中下游柔若处子,出海口处波澜壮阔。毋庸置疑,万泉河是一条有魅力的河。

  有人说,万泉河如同一位未梳妆的少女,无须淡妆浓抹便能楚楚动人,也有人说,万泉河水融江、河、湖、海于一体,无处不是歌,无处不是梦……作为琼海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人们不吝用各种诗词佳句赞叹万泉河水的美。而作为一条文化之河,万泉河不仅用它的美丽和神奇滋养着这方土地,更为琼海这片热土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

   中原文化沿河深入腹地

  琼海中原文化的发源与移民潮密不可分。《万泉河传》一书中记载,早在汉代,就有汉人移民到万泉河两岸,他们和黎族人民一起不断开拓了万泉河文化。自那时起,万泉河两岸的村庄就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熏陶。

  这里说的中原文化,指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即便几千年来中原大地不断改朝换代,海南岛也随着多次的移民潮融入过闽越、岭南等地区文化,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一直是万泉河沿线地区的主流。时至今日,无论从民俗、宗教、语言、文学,还是饮食、服饰等方面,我们依旧能看到中原文化在琼海的深深烙印。

溪仔元宵花灯会。 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正月灯,二月军,三月清明,四月八,五月雪,六月八、七月半、八月中秋……”以传统节典为例,从早年间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这首民谣中不难看出琼海习俗对中原文化传统的承袭。

  比如在春节,琼海人会通过“闹花灯”来祈求新的一年人丁兴旺、阖家平安。每年的元宵节,琼海城乡都组织灯会,当流光溢彩的灯车、狮队和表演队在大街上巡游时,总会吸引来大批市民和游客观看,甚是热闹。

  但琼海文化也并非纯粹的中原文化。同样以过年为例,除了“闹花灯”,琼海人民还喜好“赛肥鸡”。每年元宵节,博鳌镇的乐城村都举办大规模的肥鸡大赛,这项传统自明代沿袭至今。

乐城赛肥鸡。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赛肥鸡,顾名思义就是对肥鸡进行评比。每年正月十五一大早,各家都会带着一只泛着油光、硕大无比的水煮鸡去参赛,由大赛评委称量评选。评比的内容不光是鸡的重量和肥瘦,还有鸡的造型、烹饪的质量。获得肥鸡大奖的人,说明其持家有道、养鸡有方,更加受到乡邻的尊重。

  中原文化对琼海的影响,还可以从琼海人留给大众“尚美崇德”“谦和礼让”的印象中体现。“吾邑青年大都浑朴宽厚、性著中和,且乐群善交、同声相应……”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琼海人梁大鹏在《乐会为学府海同学录序》中就记下了自己对琼海青年温文尔雅的印象。

  对琼海文化有着多年研究的琼海人吴济杉认为,琼海人的性格与万泉河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看来,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个性。“如果说奔涌向前的黄河水磨砺了沿岸百姓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么万泉河水的绵柔慢调,也同样塑造了琼海百姓温和待人、谦和待物的性情。

  源源不断的万泉河水,为琼海带来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但经过漫长的发展与变迁,万泉河两岸的地域文化已经日渐独具特色、与众不同。潺潺河水,不仅哺育了这方土地的百姓,更温柔地浸润着他们的个性。

   河流奔海激发“闯海精神

  从地图上看,万泉河如同一位姑娘,一只手牵着山脉,一只手系着海洋。从地理角度上讲,这已然决定了万泉河文化里的海洋属性,而这也塑造了琼海历史悠久的闯海文化。

  琼海人爱闯海,也敢闯海。《万泉河传》作者黎国器曾查找过大量史料,发现自古以来在南海诸岛进行渔业生产与海洋农业生产最多的是海南岛万泉河下游地区的人,而其中琼海潭门、博鳌渔民数量众多。这里的渔民祖祖辈辈出海作业,用生命延续出南海的一条千年渔路,开拓并守卫了一片偌大的中国疆海,也酝酿出琼海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闯海精神”。

潭门游鲤鱼灯。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108兄弟公信俗就是琼海海洋文化的独特体现。相传,过去南海一带海盗猖獗,经常袭击渔船,潭门108位渔民因此结拜为兄弟,他们立下生死与共的誓言,常常组成船队一同出海。一次出海捕鱼过程中,渔民们再次遇到了海盗。在危急关头,大家将船紧紧连在一起,最终一起击退了凶猛的海盗。从那以后,人们纷纷效仿108位兄弟的做法,一同出海抵御风险。108兄弟公也成了渔民们团结合作、共进共退的精神象征。

  后来有一年出海,108兄弟遇到了恶劣的天气,由于天黑浪急,渔民们全部被打翻在海里,但即便如此,大家也没有各自逃离,猛烈的风暴让108位兄弟最终全部遇难,但兄弟们之间的这份情谊令人铭记。为了纪念他们,潭门人建起了108兄弟公庙,每逢出海都会在港口前举办祭礼,为渔民祈福平安。

  有史学专家认为,悠久的海洋文化不仅激发了琼海人骨子里的勇敢奋进,也孕育了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此诞生。为何琼崖武装斗争第一枪在琼海打响?为何红色娘子军诞生于琼海?细想一番,这些都与琼海海洋文化中奋发自强、勇敢拼搏的精神关系密切。

   南洋文化藏宅院

  在过去,人们将去海外谋生称为“去番”,去番的人被称为“番客”或“南洋客”,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华侨。

  琼海人“去番”的历史至今已有上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末期。为何他们要漂洋过海谋生?这和万泉河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但自然环境并非决定性因素。《琼海市华侨志》《琼海华侨史》《琼海文化述论》等书籍中都有提到,琼海人向海外迁徙,大部分是由于经济负担过重,或生活所迫,或赋役重压,或天灾人祸,加上战乱让社会动荡不安,难以在家乡立足的窘境最终迫使人们移居海外。

  番客们虽远涉重洋创业发展,但他们依旧心系故乡,多年后纷纷将自己在外的所学所获带回故土,支援家乡经济、教育等事业发展,这也让万泉河文化多了一抹南洋文化的异域色彩。这些可从琼海的沿袭至今的饮食文化和侨乡民居中窥见一斑。

  北仍村的草寮咖啡、万泉河边的原乡人咖啡屋、中原的老南洋咖啡馆……行走在如今的琼海街头,很难不被那一抹浓郁醇厚的“歌碧欧”香气所吸引。

  南洋人爱喝咖啡,因此咖啡文化也得以在琼海落地生根。《琼海县志》中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华侨何麟书从马来亚引进咖啡种子,在境内试种100亩,获得成功。”从那时起,琼海人喝咖啡的习惯就慢慢成了日常。可以说,他们就是当年最“”的一批时尚人士。

留客村的蔡家大院。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让在外积累了一些财富的侨胞纷纷回乡建房。他们受侨居国建筑风格影响,在家乡也建造出了独特的侨乡民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的蔡家大院。

  始建于1935年的蔡家大院坐东南朝西北,宅院由前后两个大屋和两边的一排横屋组成,外面还有前墙后墙将其围住,远观犹如一座西方古堡,近看则更似东洋别墅,极具特色。其结构呈中西合璧,里面有古钱币图案、古宫灯装饰,也有古罗马头像雕塑;建筑材料有青砖垒筑,也有水泥浇灌;屋脊末端有琼海当地民居的特色特征,也有伊斯兰教的方圆图案。单从设计理念上看,这栋大宅子就已经别具一格,足以称道。据说,由于设计合理、匠工精巧,蔡家大院屡次遇到台风也未损丝毫。

  其实,无论是中原文化、海洋文化,还是南洋文化,都离不开万泉河千百年来的滋养与哺育。得益于万泉河这条悠久的历史长河,多元的文化才得以在这里生根、茁壮。博大的万泉河文化铸就了琼海人开放进取、兼容并包的胸怀与气魄,让他们对外来事物兼收并蓄,万泉河这条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河,也让今天的琼海更富有历史底蕴,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文\海南日报记者 叶媛媛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