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高校开劳动课必修课 毕业须浇水锄草拔萝卜

09.06.2014  10:10

  大三女生熊淑君没有想到,父母曾经拿来警示她的话,在她上大学之后居然变成了现实。

  过去,父母常对她说:“不好好念书,考不上大学,将来就种地去。”等到考进了大学,她惊讶地发现,课程中居然真有劳动——不折不扣要去种地。

  如今,浇水、锄草、拔萝卜、打油菜籽这样的农活儿,已经伴随这位艺术系女生将近3年。

  2006年起,熊淑君就读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开设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劳动。每位在校生必须修满64个学时、总计两个学分的劳动课,才能毕业。这其中,有40个学时是在农场干农活儿,另有24个学时可以选择打扫教室等校内公益劳动。

  8年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院长邹广严把这块农场当做自己教育理念的一块试验田,以制度化的方式让大学生走近土地、参加劳动,为人生补上一堂特别的“必修课”。

  “有的年轻人不劳动、不尊重劳动,这是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问题

  “我读书的时候,小学就有劳作课。现在这个传统没有了,大家很少劳动了。”这位出生于1941年、当过工人、做过副省长、被学生们称呼为“邹爷爷”的校长,对此现状感到遗憾。

  他留意到,大学生普遍搞不清楚劳动果实是怎么来的,甚至来自农村的学生都没种过庄稼。“猕猴桃是长树上的,还是长地上的,很多年轻人不知道。

  他从新闻里听说,有大学生把衣服寄回家洗,“生活上对别人过于依赖”。他揪心于不少大学生“”在宿舍、身体羸弱。他也看到,虽然附近有垃圾箱,有的学生仍直接把食品包装袋随意扔在教室。

  “有的年轻人不劳动、不尊重劳动。”邹广严语气很重,“这是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问题。

  他常常举《鲁滨逊漂流记》的例子,来强调生存本领的重要性。他说,大学生虽没有鲁滨逊那样的际遇,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必须训练和培养最基本的谋生之道,而劳动正是重要途径之一。

  在他的直接推动下,2006年,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将公益劳动列入了学生的必修课,包括农场劳动、工厂劳动和其他社会公益劳动。

  学校辟了大约20亩地,组建“公司”负责农场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安排每个班的劳动课程。“公司”人员由学生组成,学生自主管理。至于农业技术,他们先是聘请附近的农民来指导,农场运行几年后,同学们积累了经验,便以传帮带为主了。

  邹广严希望,大学生通过劳动锻炼生存技能,逐渐认识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福利和社会财富是与他的劳动有着紧密联系的”,进而更加懂得劳动的尊严和荣誉,懂得珍惜和感恩。

  为90后补上劳动这堂“必修课

  许多同学在家里基本不做家务,更不用说干农活儿了。很多新生在学校地图上看到“农场”标识时,一度兴奋地以为是用来“偷菜”或者搞摄影的。

  但同学们很快知道,这里将是自己挥洒汗水的地方。他们渐渐知道,玩转这块农场,并不容易,也不浪漫。

  有同学回忆说,刚下地拔草的时候,农场里是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女生被各种昆虫吓得大叫,有的扔下工具就跑。

  为了找肥料,土木工程系男生曾柯中推着小推车到附近的农家转悠,讨要农家肥,常常被溅得满身的粪水。

  2012年暑假,因假期无人照看,艺术系的“责任田”长满了野草。作为艺术系农场的“副总经理”,熊淑君提前到校拔草,迎接开学检查。烈日下,她独自在一人高的野草丛中拔草,没有帮手,委屈得一边拔一边哭。

  那年暑假,因为管理不善,艺术系农场收成惨淡,之前种下的玉米、芋头和胡萝卜,一个假期之后只剩下野草和胡萝卜了。为了年底的收入不至于为零,他们安排系里的女生抱着又细又短的胡萝卜,到男生楼下吆喝“强卖”,结果只卖了76元。

  不过,邹广严并不在乎这些收入,也不指望同学们在经历了劳动课程之后变成种菜的能手。他觉得,同学们能在劳动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并学会珍惜,就达到劳动课的目的了。

  他认为,学校的教育,有一部分靠教,有一部分靠熏陶,还有一些是从实践中体悟出来的。生存知识和技能,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还要通过课堂之外的劳动实践来获得。

  “邹爷爷”希望以农场为基地,为“90后”补上劳动这堂“必修课”,也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做一些探索。

  开学典礼主席台上摆的是蔬菜和瓜果

  值得关注的是,这门课程从一开始就被纳入了制度化的轨道。在农场劳动,不是选修课,也不是兴趣课,而是作为必修课列进了课表。

  “教育,不能完全靠自觉。学分是一根指挥棒,是一个导向。”邹广严解释说。

  显然,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认可劳动这堂课的。有同学提出异议:我到锦城学院是来读书的,不是来种地拔草的。

  邹广严态度鲜明地认为“这种认识不对”。他说,应用型大学的毕业生,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要有很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劳动课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和我们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

  还有人觉得,这位73岁的老人是在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90后”身上。对这样的评价,邹广严也毫不回避:我们就是要把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人。

  不久前,“公司”统计了一下,发现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当中,还有20多名同学没完成劳动课程的学时。于是,欠着学时的同学最近纷纷到农场劳动,来补课。

  “你就是晒太阳也要晒够学时。”锦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亚利说,“做得好不好是另外一码事,但是必须做。

  在严格制度约束的同时,校方以另一种方式支持和鼓励同学们的劳动课程。农场收获的第一个新学期,同学们提着刚采摘的蔬菜,送给校长品尝。邹广严很高兴,他马上指示校办,把预订好的开学典礼主席台上的鲜花退掉,改成农场收获的作物。

  于是,第二天,庄严而隆重的开学典礼上,主席台上摆放的不是鲜花,而是黄瓜、小白菜、红皮萝卜……这给参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育是那些离开学校后还记得住的东西

  在农场干农活儿,很多女生的皮肤晒黑了,柔弱的女生变成了“女汉子”。一些同学的手掌先是长水泡,后来变成血泡,最后长出了老茧,从此不怕拔草的时候割手了。

  更多变化体现在农场之外的细节。一名女生说,她原本不喜欢吃青菜,难以接受那种微苦的口感,现在不挑食了,因为她亲手种过青菜,知道收获的不易。她曾经毛躁的性子,也渐渐变得平和,她学会了如何在难事面前“逼自己一把”。

  这门必修课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很多家长注意到,孩子放假回家,会主动收拾房间,还会主动干家务事。

  在王亚利眼里,农场劳动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许多用人单位不约而同地向她反馈:锦城学院的毕业生“吃苦耐劳”。

  “施工企业的工作条件普遍比较艰苦,很多大学生待不住,很快就走了。而一家大型施工企业的老总告诉我,锦城学院的学生能坚守下来。”王亚利说。

  邹广严问过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离开学校若干年后,还记得什么?很多毕业生提到了农场的劳动。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那些离开学校之后还记得住的东西。”邹广严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说。

  走过8年,看到一茬又一茬的油菜花盛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邹广严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他决心把这块“试验田”继续“”下去:“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锦城学院崇尚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