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压缩公用经费保障民生支出 海南小财政做好民生大文章

19.11.2016  05:31
 

导语:实施什么样的财政支出政策,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执政理念和发展观

  在全国率先实现中职教育免学费“全覆盖”,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率先统一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率先实现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试点“全覆盖”……

  近年来,海南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许多重大民生事项在全国率先实施。有关人士认为,得益于长期坚持的“小财政办大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阳光普照”的施政理念,建设海南百姓幸福家园的梦想正逐步走向现实。

    财政支出政策体现执政理念

  海南虽是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但目前仍是全国典型的“小财政”省份。2015年该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627.7亿元,排名全国第28位;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39.4亿元,排名全国倒数第二。

  “虽然我们口袋里的钱确实不多,但也要想方设法解民生之困。”在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看来,实施什么样的财政支出政策,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执政理念和发展观。

  “民生为先、民生为大”是海南省委、省政府最重视的执政理念。省委主要领导多次表示,海南经济总量不大,可能比不了发达地区的“大富大贵”,但是人口较少,通过政府“二次分配”这只有形之手,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等、社会公平和谐上可以做得更好。

  数据显示,海南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656.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37.3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总体上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增财力不低于55%用于民生的承诺,年年都超额完成。

  近几年来,海南在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改善城乡居民住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6个方面接续发力,全面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压缩公用经费保障民生支出

  近年来,海南严控各类新增财政支出,坚守“三公”经费预算总量零增长的底线,把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改善等支出。

  2013年以来,海南省本级压缩公用经费预算约1.74亿元,并从2015年预算编制开始,连续两年在上年预算基础上,按10%比例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压缩下来的预算经费,主要用于民生项目支出。

  “政府过紧日子,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促进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能普惠共享。”刘平治说。

  2015年海南“三公”经费支出较2012年减少9.83亿元,降幅54.4%。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海南民生支出连续三年占一般预算支出超71%,2015年更是增加到75.7%。

  海南“小财政”在一点一滴的民生接续支出中,促使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从2012年起,海南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这已经成为海南一项基本的民生制度。为此,几年来全省财政累计投入近300亿元,用于百姓最急、最需、最盼的民生改善项目中。

  城市棚户区改造是海南今年为民办的十大实事之一,海口市民张水河是近3万户受惠者中的一个。他从一间不到20平米的低矮破败砖瓦房,搬进了一套拥有个人产权、面积不少于40平米的楼房。

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

  近日,海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省居住证实施办法(试行)》。按照规定,外省居民在琼或本省居民跨市县居住半年以上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领取居住证。

  “居住证”让外来和省内流动人口享受更多基本公共服务,是海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又一举措。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提出了建设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的目标,许多重大民生事项在全国率先实施。

  此外,海南财政资金加大向农村、向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记者在琼中、澄迈、琼海等市县采访时发现,海南城乡和地区间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差距在逐渐缩小,出现了学生就读“回流潮”、年轻人就业“返乡潮”、有病不用出远门等可喜变化。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海南中部山区,过去一些家长舍近求远让孩子到海口等地读书,今年却出现学生“回流潮”。今年秋季入学,琼中全县中小学生总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108人。

  澄迈县敦茶小学是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农村完全小学,过去由于办学条件简陋,生源纷纷流失。近年来,澄迈县政府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吸引众多转学的孩子回流。

  琼海市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首要条件。目前,琼海城乡供水一体化达到90%,城市公交通达70%的行政村。由市、镇、片区和代办点组成的四级服务网络让农民不出村、不出镇就能把事情办好。城区优秀教师和医生到镇村支教、坐诊,让农民同样享受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琼海在外打工的共有6万多人,近年有近4万人返乡创业就业。(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柳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