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海南美丽乡村:农村越洁净生活越有质量
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罗帅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本报记者陈元才特约记者陈志强通讯员王为摄
原标题:农村越洁净农民生活越有质量
荷塘、凉亭、稻香伴着袅袅炊烟,构成了美不胜收的田园美景。这是茂林环绕的万宁市北大镇竹埇村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2000年,海南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整治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竹埇村是第一批投入创建的文明生态村之一。14年过去,它早已颠覆了从前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破败模样。
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再次回应了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也引发了参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洁净乡村
提高文明素质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好了,农民素质也逐渐提高
提到农村环境治理,黄月芳代表的脸上漾起笑容。原来,在去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这位来自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的党支部书记就曾提出建议: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养村民卫生观念,增加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要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共同努力把农村垃圾处理好。
去年年底,黄月芳代表的建议有了回应,她所居住的村委会逐渐发生了变化——每个自然村配备了一名保洁员,定期打扫村庄主道,并对村民进行环保意识宣传;部分自然村配备了垃圾桶,被纳入五指山市“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中,其他自然村也在逐步落实。
黄月芳代表说:“过去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很不理想,垃圾围村现象时有发生,但是这两年,农村垃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过起日子更精神、更有滋有味了。”
对于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王雄代表与其他代表分享了陵水黎族自治县的经验。王雄代表介绍,当前陵水打出“美丽陵水,清洁乡村”的口号,真抓狠抓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已经覆盖了全县600多个自然村。
“每个月,我们都要对各个乡镇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评比,落后或退步的乡镇,还要在电视上进行曝光。”王雄颇有些自豪,因为在他走村入户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村民已经养成了“脱鞋进屋”的习惯,“这说明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好了,农民的素质也受到影响而逐渐提高。”
环境治理
没有城乡界限
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既需要乡村自身努力,也需要城乡同步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农村环境治理有所关注,来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林乡罗葵村的林美娟代表深感欣慰:“毕竟还有不少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高度给予重视、层层狠抓落实。”黄月芳代表对此也有同感:“只要各级政府切实落实责任、指明正确方向,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和村民就有信心一同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好、发展好。”
“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本来就没有地域和城乡的界限。你看,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相互协调。”连介德委员说,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既需要各个乡村自身努力,也需要城乡同步推进,两者缺一不可,“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甚至应该走在城市前面。”
对于解决当前较为突出的“垃圾围村”问题,连介德委员认为全社会都应该有紧迫感,“新农村建设应环保先行,要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保护当成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主要抓手和首要目标。否则,污染蔓延之下,农民连宜居的条件都不具备,也就不可能生产出无公害、绿色的农产品,更谈不上发展乡村原生态旅游或拓展其他致富渠道,农民收入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多措并举
建设宜居乡村
经费投入需保障,垃圾分类很必要,污水处理需加强
“没有经费的投入保障,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一句空话。”郑钢委员以一句话表明态度,认为农村垃圾整治工作要实现常态化,构建长效机制,为此,各市县必须把相关经费列入长期财政预算。
郑钢委员认为,解决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问题,还必须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一规划,集中财力办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农村要制定相关垃圾分类标准,加大科技含量,制定垃圾处理设施标准。
“垃圾分类处理确实很有必要。目前,农村的绝大多数生活垃圾可以通过掩埋、焚烧处理,但酒瓶、玻璃等无法焚烧和被土壤分解的垃圾还无法彻底解决。”林美娟代表希望,在不断推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过程中,政府能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位,科学合理处理农村垃圾。
据了解,目前海南农村污水处理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偏远乡村不仅没有污水处理厂,就连建设成本很低的排水沟也没有普及,一到雨天村子就“遭了殃”——污水夹杂着家禽、家畜的粪便肆意横流。“启动偏远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迫在眉睫。”林美娟代表说,在农村实施污水处理工程时一定要在因地制宜的同时注重统筹规划,“不要哪里缺就建在哪里”,而是应该和危房改造等工程结合起来,将污水处理系统当作“百年大计”来建设。
施耀忠委员认为,目前乡村乱堆乱放、乱倒乱排等现象还比较普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化肥农药等引发的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卫生保洁、绿化养护、设施维护等方面还缺乏长效管护。
施耀忠委员建议,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重点抓好交通沿线、河道沟渠、村庄庭院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实施乡村生产生活污染源治理工程,重点开展以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主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乡村水域保护和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环境质量。